A14
2024年07月23日
□南京 毛文轩
壬寅年夏,二楼邻居老太太碰着我兴冲冲地打招呼说,孙子幼儿园放假了,明日即回乡村。她饶有兴趣地讲,喳岭子花开了,赶紧回去采一些,她每年都可卖万儿八千。我一头雾水,什么叫喳岭子花?见我满脸疑惑,她一个劲地比画着解释,就是竹海里长的中药材,每年有很多人采挖,还有专人来收购。
自幼农村长大的我,从小也采过夏枯草、半枝莲等中草药,可对“喳岭花”却十分陌生。我和邻居都是农村人,两镇相邻,一东一西,一丘陵一山区,方言差异较大。所以我不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故装明白地说:“哦,哦……”巧合的是,不几日,在中草药文化小镇项目的寻访,让我揭开了“喳岭子花”的谜团。
中草药文化小镇位于金陵南郊横山山脉,有史可循,这里三千年前人们就自采草药医治疾病。随行人员告诉我们,山景村环绕的山林已发现中草药三百多种。据《史记》《南京传》(岳麓书社)《博望志》《横溪街道志》等载,相传周太王意将王位传三子季历,长子泰伯、仲雍为表谦让之意,其父病后,他们说今天的南京江宁区横山有药可治,于是长途跋涉至荆蛮之地。这便是历史上泰伯奔吴典故的一种由来,也因此拉开了吴国序幕。同行的中医药大学博士说,当下正是金蝉花开之际,它是被誉为江南的“冬虫夏草”,有滋阴、强肾、抗肿瘤等功效。《本草纲目》还记载了治疗惊痫的药效,清代雍正皇帝喜食此草,更在膳食中作为滋补常用。
进山途中,神奇的金蝉花给几位城里来客增添了无穷兴趣。同行村民告诉我们,夏天,蝉在竹海中破土而出,爬上竹枝脱壳,更多生活山岭林间,蝉鸣喳喳,甚是嘈杂,被当地人取名“喳岭子”。此时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捉蝉蛹、挖喳岭子花就成了村民一年一度的热潮,成了靠山吃山增收致富的特色途径。
烈日炎炎的正午,苍翠的竹海中,高大挺拔的竹子,一眼望不见尽头,地上铺着一层薄薄的枯竹叶,脚踩上去发出微微的沙沙声。中医药博士用竹竿拨开一层浮叶,指着地上一小拇指大小的白色花说,这就是金蝉花!看上去有点像韭菜花,只是更小了些,又像白色珊瑚花,单薄了些……一铲子挖下去,金蝉花露出了它的尊容,更像一只蝉蛹被白色密织的蛛丝包裹着,未完全包严实的地方裸露出蝉蛹金色的身体。三两枝白色花秆从它的头部抽了出来,绽放出美丽神奇的白色碎花。
竹海深处,一声声惊叫,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家挖采金蝉花的兴致很高。而金蝉花一簇一簇、一窝一窝的,给挖者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随行的中医药博士告诉我们,金蝉花从卵到花需六年之久,它们每代五龄,受到多种虫生真菌侵染而成。而作为中草药的金蝉花,只是打开山林中草药的冰山一角,随着当地中草药项目的推进,还会有一大批神秘的中草药走进人们的生活,折射出中国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与神奇魅力。
诚然,一只蝉的生命虽短暂,而其一生像个虔诚的修行者,下食尘埃,上饮黄泉,从卵蛰伏黑暗地下,一点点爬向光明,整个成长过程漫长而悲壮。而它的结局是,要么蜕变成一鸣惊人的飞蝉,要么幻化成一朵绽放人间的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