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重磅/社评互动

依法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近日,重庆一名初中班主任发现班上学生使用“唐人”一词嘲笑同学,便在社交平台发布“抵制网络烂梗进校园”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现代快报9月11日刊发评论《不能任由网络烂梗泛滥》,提出:家庭和学校应当形成合力,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帮助青少年识别网络语言中的潜在风险,增强其对网络烂梗的辨识能力和抵制意识。

在我看来,除了对网络烂梗加强监管外,还应更进一步,依法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实际上,自网络语言诞生以来,网络用词、用字不仅存在着“很黄”“很暴力”等低俗化问题,还普遍存在语言不规范、滥用乱用现象,尽管有关方面不断采取措施净化网络语言,可网络语言乱象还是难以禁绝,其原因究竟在哪呢?

窃以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的相关法规中,并没有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作出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更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才给了网络语言乱象可乘之机。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草案8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个五章三十二条的修订草案,首次增加了对网络空间用语用字的规范要求,明确政府主办的或者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同时还将法律责任单设一章,明确执法部门,细化处罚措施。这不仅让规范网络语言有法可依,更为强化监管、严厉打击网络语言乱象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武器。相信有了这个新修订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部门及网民都可以拿起这个武器捍卫网络空间的纯洁,让网络语言乱象无处可逃,还网络一片蓝蓝的天。

南京 孟木二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