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健康

秋日警惕这种“隐形凶器”

小小一根板栗刺,险些刺穿老人眼球

惹祸的板栗刺 图片来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秋意渐浓,又到了糖炒栗子飘香的季节,一颗颗香甜软糯的板栗,是许多人秋日里最温暖的零嘴,然而在这份美味背后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风险。近日,一位表情痛苦的老大爷来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在家人的搀扶下,他捂着眼睛,不停地流泪,眼睛又红又肿,几乎无法睁开。一问才知道,罪魁祸首竟是板栗。

通讯员 马晓晴 张天琦 娄慧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高达

原来,老大爷在自家树下打板栗时,一个带刺的板栗球突然坠落,不偏不倚地弹射进他的眼睛。

一阵剧痛袭来,老人下意识地使劲揉眼,又让家人打来清水冲洗,对着镜子找了半天,却怎么也没找到那根“消失的刺”。家人觉得不对劲,赶紧将老人送到医院。经过眼科娄慧副主任医师详细的裂隙灯检查,发现那根惹祸的板栗刺,并非“消失”了,而是穿透结膜后嵌入巩膜组织内(眼球壁)。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因就医还算及时,医生通过精细的显微手术,成功取出了这根“隐形凶器”,保住了老人的视力。若再耽搁下去,板栗刺可能导致眼内感染、化脓,甚至引发严重的免疫性炎症——交感性眼炎,不仅伤眼甚至可能失明,更可能波及健康的另一只眼睛,后果不堪设想。

板栗外面的刺壳,是它的天然“铠甲”。这些刺不仅坚硬、尖锐,而且常常带有污垢和细菌。当它以高速刺入娇嫩的眼球时,极易造成机械性损伤、异物残留及细菌感染。小小板栗刺可直接刺伤角膜、结膜,严重时穿透眼球壁,引发眼内损伤,此外刺体易折断,残留部分会持续摩擦和刺激眼内组织,引发角膜炎、眼内炎等严重感染,治疗非常棘手。

医生提醒,秋日打板栗防护是关键。采摘或处理板栗时,务必佩戴防护眼镜或护目镜,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不要站在板栗树的正下方,防止刺球直接砸落。确保操作环境光线充足,能看清板栗的落点和方向。告知孩子板栗刺球的危险性,不要将其当作玩具互相投掷。一旦发生意外,请务必及时至正规医院专科就诊。

眼睛进了异物

千万别做“三件事”

禁忌一是使劲揉眼睛,这是最本能也最危险的动作,揉眼会让异物在眼球表面滚动,像犁地一样加深和扩大伤口,甚至可能将原本在表面的异物深深嵌入组织内部;禁忌二是胡乱用清水冲洗,如果是化学液体入眼,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但对于板栗刺这类固体异物,自来水中可能含有细菌,且水流压力可能改变异物位置,加重损伤;禁忌三是自行用工具(针、牙签、棉签)尝试取出,没有专业的器械和无菌操作,自行取异物极易造成二次伤害,导致角膜穿孔、眼内感染等灾难性后果。

正确急救“四步走”,一是立即闭眼休息,尽量减少眼球转动,避免异物进一步移动和加深损伤;二是轻轻遮盖双眼,用干净的纱布或眼罩轻轻遮盖双眼。这是因为双眼是协同运动的,遮盖伤眼力度过大,健康的眼睛转动时会带动伤眼一起动,可能加重伤势;三是尽快就医,立即前往有眼科急诊条件的医院!不要拖延,时间就是视力;四是详细告知医生,清楚说明受伤的原因、时间以及异物的类型(是板栗刺、金属还是木屑等),帮助医生快速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