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教育·人才

探寻“小科学家”的成长力量

育红小学学子在省级科学比赛中又获特等奖

在日前举办的江苏省中小学实验能力大赛中,无锡市育红小学周梓弘、杨安喆两名学子脱颖而出,分获特等奖与一等奖,这是该校科学教育取得的又一成果。

探寻“小科学家”的成长力量,答案藏在每一次平凡而又枯燥的练习里,学校实验室是他们的“探索乐园”。放学后,两名少年常常与器材相伴,梳理知识、设计操作、分析数据。六(9)班周梓弘为了获取最优数据,手握滴管反复操作数十遍,“我曾因小失误而差点前功尽弃,老师教会我‘科学需严谨’,比赛让我懂得,动手探索比结果更有意义。”周梓弘说。

“我们只是推开‘科学之窗’,风景靠孩子自己探索。”从选题、指导到心理疏导,何姗、孙玮辰两位带队老师的专业与耐心让“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扎根学子心中。六(5)班杨安喆善于敏锐观察,那份对科学的热爱与刻苦钻研的精神,正是他站上省赛领奖台的阶梯。

周梓弘、杨安喆取得佳绩,是学校“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理念的体现,是学校科学教育成果的缩影。

近年来,育红小学每年举办3月校园科技节和9月校园创客节,这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品牌活动。在科技节中,学校开展“访、读、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寻访“奋斗者”号,参观中国船舶702所、交通物联网展厅、船模馆……作为科创节活动的补充,校外科技辅导员通过家委会活动、社会实践基地活动,为孩子们拓展科创学习内容,家校社联动,让科技教育更立体。

学校打造了创客教室、比特实验室、科学探究室、科学宫、科技长廊和多个专用教室,不仅开设科学教育国家课程,还开展航模、电脑绘画、动漫设计、3D打印、创意编程等普及性校本社团课程,普及创客知识,提升创新技能。

在科技教育中,学校还成立了“小先生少年科学院”,曾评出十名“小院士”,育红学子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素养,更收获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小先生”少科院紧扣学校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现代“小先生制”·课堂教学转型实践》,通过开展“小先生”塑造“大智慧”和“小先生”引领“大团队”等行动,将科创精神融入少先队员自主行动中。

作为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试点学校、无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育红小学科技教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小先生”少科院曾连续两次荣获“江苏省优秀少年科学院”称号。

近年来,在无锡市创客节、世博会物联网创新创客大赛、市航模大赛等比赛中,学校多名学生屡次获奖。2022年,学校获评为“十四五”首批60所“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何姗 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