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健康

排队1小时只为“甜蜜新花样”

网红糖葫芦藏着糖分超标陷阱

“花样”糖葫芦 视频截图

刚把秋裤找出来,街上的冰糖葫芦就率先开启了“卷王模式”。往年一根红山楂裹糖衣就能“打天下”,今年不整个花活都不好意思摆上桌——奶皮子裹着糯叽叽、榴莲果肉藏在糖壳里,就连菠萝蜜和草莓都能组CP。最近更“离谱”,“石榴糯米山楂炒米版”“晴王冷萃干噎酸奶版”这类名字像绕口令的糖葫芦,让吃货们心甘情愿排队1小时,就为尝一口这“甜蜜新花样”。不过,这背后却藏着“糖分陷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医生肖瑶介绍,传统老式糖葫芦虽以山楂为主要原料,但外层包裹的冰糖糖浆是“热量主力”。“一串东北传统糖葫芦,热量约200千卡,相当于一碗200克米饭的热量,其中糖含量可达10—20克。”她强调,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应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吃一串老式糖葫芦,当天的添加糖额度基本就用满了,再吃其他含糖食物很容易超标。”

而备受追捧的新式糖葫芦,热量更是“层层加码”。以榴莲糖葫芦为例,榴莲本身属于高脂肪、高糖水果,叠加传统冰糖糖浆后,“一小串热量300—400千卡”;另一款热门的晴王奶皮子糖葫芦,因奶皮子是浓缩奶制品,富含脂肪,同样存在热量叠加问题。

除了热量高,糖葫芦的食用搭配也有讲究。肖瑶特别提醒,山楂不宜空腹食用,“山楂会刺激胃酸分泌,胃不好、经常胃痛的人空腹吃容易加重不适”。同时,山楂也不建议与高蛋白食物或红薯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同食,“在胃酸作用下,这些食物与山楂混合,可能增加形成胃石的风险”。

不过,肖瑶也表示无需“谈糖色变”。“糖葫芦能带来味觉快乐,适当食用没问题,但要注意控制量。”她建议,食用糖葫芦时可多人分食一串,每人吃一两颗尝尝味道即可;选择时尽量挑糖壳较薄的,减少糖分摄入。若当天吃了糖葫芦,应相应减少主食或其他高糖食物的摄入量,避免总热量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