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2024年03月12日
春暖花开,天地自然都开始萌发勃勃生机,南京市中医院神志病科主任王挺提醒,美丽的春天也是神志疾病高发的季节。据统计,每年3-5月份精神疾病复发率占全年的70%以上。即使没有神志病史,也会容易觉得郁闷、心烦、躁动不安,陷入“伤春”的小情绪里拔不出来,甚至食欲不振、失眠等,其实这正是“反季节性情感障碍”带来的问题。
通讯员 张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峻
什么是“反季节性情感障碍”?
春夏发作,精力不足
王挺介绍,季节性情感障碍是抑郁为主要特征的情绪心境障碍,多发生在冬季,在春夏可缓解。可有一小部分人发作时间与之相反,即“反季节性情感障碍”——他们会在春夏来临之时抑郁发作,等到秋冬时候缓解,这便是春季抑郁的由来。
“反季节性情感障碍”症状也表现为精力不足、倦怠乏力,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饮食习惯和体重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睡眠出现问题、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感到无助内疚、烦躁不安等。
为什么会“伤春”?
天气、环境,都可能是诱因
相较于其他季节,春天的天气更不稳定。王挺解释,多变的天气以及春季较低的气压会导致人们脑内一些用于控制情绪的激素,如多巴胺、内啡肽等分泌异常,激素水平波动频繁,抑郁症患者对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较为敏感,其抑郁情绪也就更容易在春天失去控制。
同时,研究表明,过敏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更高。对于已患有抑郁症或其他情绪障碍的人来说,如果同时对花粉过敏,其抑郁症状会在春季加重。另外专家认为,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面临新的学习、工作压力等,如果本身心理素质较差,抗压能力弱,自然也更容易发病。
如何缓解情绪问题?
春季养肝,怡养神志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肝,肝的功能在中医理论上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相关。”王挺表示,春季尤其要注意养肝疏肝,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开朗和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王挺建议,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进行调理,避免情绪问题:
1.进行户外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踏青也是一项非常适合春日的活动,既可以陶冶性情,又可以养肝疏肝。
2.培养有节律的生活方式。建立正常有序的睡眠、运动和饮食节律,避免吸烟、饮酒和长期熬夜。
3.饮食调补,调养气血。可以适当多吃升发气机的食物,如韭菜、葱、姜、大蒜、荠菜等,可以多吃些养肝食物,比如动物肝脏、鸭血、枸杞、醋等,也可适当摄取调养脾胃食物比如大枣、山药、米仁等。
“要学会为情绪压力寻找‘出口’。”王挺提醒,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和处理问题,不钻牛角尖,不纠结,不追悔,学会及时转移关注焦点。如果经过生活方式调整仍然不能改善情绪低落问题,还可以到医院神志病科门诊进行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