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一时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地震后,积石山县刘集乡阳洼村,一面贴有39张奖状的墙壁屹立不倒,不少人因此认识了这面“荣誉墙”的主人——马芳和马兰兰。2024年1月1日,30余组现代快报小记者家庭,通过爱心卖报的方式,为这姐妹俩筹集到了2000元爱心善款,让她们感受到千里之外现代快报小记者的关心。
现代快报+记者
谢喜卓 施向辉 王玉秋晨 文/摄
相隔千里,“奖状墙”背后的故事催人奋进
2024年1月1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刘集乡阳洼村灾后过渡安置点里,11岁的马兰兰用妈妈的手机记录下“临时新家”的点点滴滴。“我们现在已经搬进了临时板房里,这个橙子是昨天刚发的,很甜很好吃,这些面片也是我才领回来的……”相隔千里,现代快报小记者们在南京通过马兰兰的镜头,看到了她们一家人震后的生活现状。
马兰兰今年11岁,在阳洼小学读六年级。姐姐马芳14岁了,就读于吹麻滩初级中学二年级。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6.2级地震来袭,她家的老房子是38年前建的,部分墙体发生倒塌,所幸一家人都没有受伤。家里有一面马兰兰和马芳的“荣誉墙”,贴着39张奖状,虽然经历了地震,但这面墙在寒风中屹立不倒。
一片废墟之中,倒塌的房屋、白色的墙壁,与红黄相间的奖状形成了鲜明对比。39张奖状置身倒塌的房屋之中,有些已经明显褪色,可一眼望去,依然那样醒目。马兰兰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她拿到的奖状多达29张,剩下的10张都是姐姐马芳的。2023年12月22日,现代快报率先报道此事后,这姐妹俩逐渐被更多人认识。
除了学习成绩好之外,姐姐马芳在体育方面也有特长,她以后想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马兰兰的愿望则是长大后当一名医生。“我觉得他们救死扶伤,特别厉害,让我非常敬佩。”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受损严重的房子以及那满墙的奖状,姐妹俩有个共同的小小心愿:“等新房子盖好了,我们会把这些奖状都拿下来,贴到新房子里面去。”
马兰兰的爸爸虽然常年在外打工,可面对家里的各项开支,经常入不敷出。地震过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马兰兰家的房子大都已经开裂倒塌,经过当地政府部门勘查后,确认为危房,并在大门口贴上了“不得入住”的字样……
爱心卖报,为地震灾区小朋友募集善款
听完马芳和马兰兰姐妹俩的故事,小记者们变身爱心售报员,背上现代快报特别定制的蓝色挎包,拿上当天新鲜出炉的报纸,开始为千里之外的姐妹俩助力了。“爷爷新年好,我是现代快报小记者,正在参加爱心卖报活动,可以支持我一下吗?”“感谢您的爱心,我们的每一笔善款,都会捐助给灾区的姐姐们。”地铁口、马路边、商场里,随处可见小记者们忙碌的身影。
秦子宸小朋友今年7岁了,第一次参加现代快报小记者活动就遇到了爱心卖报,当天他是第一个卖完报纸的。他说:“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可以大胆地和陌生人交流了。”秦子宸的妈妈陈秋夜认为,爱心卖报活动对孩子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或许他现在还不一定有多少认知,但是相信他心中一定埋下了小萌芽,这在他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有很深远的影响。”
今年8岁的王伊伊小朋友,来自南京怡馨花园小学二(1)班,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爱心卖报活动,却摘得了当天的“小冠军”,13份报纸卖到了200元。“孩子在卖报纸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好心人,听说是帮助灾区的小朋友,就会多献一点爱心。”对于王伊伊当天的表现,妈妈王茜非常满意,她说:“现在很多小朋友生活在大城市里,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也没有吃过苦。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孩子的爱心,也能够让她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开始卖报纸的时候,我一连被拒绝了好几次,都有点灰心了。但想到只有卖出报纸,才能帮助灾区的小朋友,我就浑身充满力量。”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之后,现代快报小记者、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一(19)班的魏子淇再次鼓起勇气,向路过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介绍自己,并售卖报纸,最后将12份报纸全部卖出。“我很开心,因为每卖出一份报纸,都是献出了一份爱心。”
南京市大光路小学三(1)班的朱恩朵小朋友,加入现代快报这个大家庭已经3年了,也参加过很多场小记者活动,每一次她都有不同的收获。“我能感觉到,她从一开始的腼腆、不敢与人交流,到后来主动和陌生人打招呼,而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已经在挫折中慢慢学会了成长。”朱恩朵的妈妈张炜说,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拓宽小朋友的视野,帮助他们很好地成长。
据了解,现代快报小记者此次爱心卖报,共募得善款2000元。这笔爱心款项,将会悉数用于马芳马兰兰姐妹俩的日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