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1月1日下午,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悉,此次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日16时10分(北京时间15时10分),震中位于北纬37.5度、东经137.2度,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大面积停电和火灾。石川县周边的新潟县、福井县均有人员受伤。
另根据中国驻大阪总领馆的消息,目前暂无中国公民在此次地震中伤亡的报告。
已有人员受伤,约3.6万户家庭停电
日本广播协会播出的电视画面显示,地震发生时,多处房屋完全倒塌,空中飘浮着大量尘土;地震在石川县轮岛市市中心地区引发大规模火灾,直至当地时间19时大火仍在燃烧;富山县富山市一处路面塌陷;首都东京也有强烈震感。
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地震已导致石川县、富山县和福井县等地多人受伤,其中轮岛市有多人因骨折和头部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轮岛市消防部门已接到至少30处建筑倒塌的报告。据日本警察厅稍后消息,地震已造成石川县七尾市2人心肺功能停止。
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组建“特定灾害对策本部”,由防灾担当大臣松村祥史担任负责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官邸对媒体记者说,中央政府将与地方政府共同应对这场地震,以挽救生命为第一要务。他同时呼吁:“应注意接下来发生的强震,可能发生海啸区域的民众应尽快避难。”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说,正在东京探亲的石川县知事驰浩已要求派遣自卫队参与救灾。
当地时间1月1日晚间,日本防卫大臣木原稔发布消息称,受石川县知事请求,已经组织千名日本自卫队员准备进行救助活动,此外还有8500人处于待命状态。日本自卫队已向当地派出约20架飞机进行信息收集工作。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1日,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波及日本多个地区,日本气象厅对日本海沿岸各地区发出海啸预警。请广大在日同胞密切关注气象预警和防灾信息,遵照防灾提醒做好应急避难,远离海边,确保人身安全。如遇紧急情况,及时拨打日本紧急求助电话,并联系驻日本使领馆求助。
日本北陆电力公司官网发布消息称,地震导致石川县和富山县超过3.6万户家庭停电,部分航班和铁路停运。
地震致核电站燃料池水溢出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1日说,位于石川县的志贺核电站变压器在地震后起火,目前已扑灭,对核电站厂房没有影响。
据共同社1月1日报道,日本原子力规制厅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地震未对石川县、新潟县、福井县等多地核电站造成影响。位于石川县的志贺核电站有两套外部供电系统,虽其中一套目前出现故障,但因另一套外部供电系统正常,乏燃料池冷却等仍在继续。此外,因地震晃动,志贺核电站乏燃料池中有水溢出到周边区域,但志贺核电站周围测量辐射强度的监测站显示与正常水平相同,放射性物质未对外部产生影响。
东京电力公司方面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核电站未确认到异常,核电站附近辐射量监控数据未出现显著变化。
另据日媒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称,已确认地震导致新泻县柏崎刈羽核电站2号、3号、6号和7号机组反应堆建筑物顶层燃料池水溢出。目前尚无法证实建筑物外有泄漏或损坏。
据东京电力公司称,在当地时间下午6点45分左右检查机组燃料池时,发现2号机组溢出约10升水,3号机组溢出0.46升水,6号机组溢出600升水,7号机组溢出4升水。 这些水含有放射性物质,目前正在检测其放射性水平。
日本及周边多国发布海啸预警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地震发生后,震中附近已观测到约5米高的海啸。日本气象厅一度向石川县、新潟县和富山县等沿海地区发布“大海啸预警”,呼吁居住在沿岸地区的民众立即前往高处避难。这是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以来,气象厅首次发布“大海啸预警”。
稍后消息称,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大海啸警报已更改为海啸警报。据悉,海啸高度最高超过3米时发布大海啸警报,超过1米发布海啸警报。
日本气象厅当地时间1日18时10分举行紧急记者会,再次呼吁海啸警报区域民众立即撤离,并提示地震区域民众注意未来一周内,特别是未来两三天内,再次发生震度7左右地震的可能性。
据塔斯社报道,受日本中部强震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萨哈林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和纳霍德卡市当天分别发布海啸预警。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和纳霍德卡市政府当天发布通告,呼吁当地渔民即刻返回避险。
韩国气象厅1月1日先前也警告,韩国东部海岸部分地区可能会因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出现海平面高度升高的情况。随后韩国气象厅通报,在日本石川县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后,在韩国东海岸地区观测到地震海啸。
韩国气象厅预测,地震海啸的高度将不会超过警报发布标准的50厘米。韩国气象厅表示,“地震海啸可能会持续24小时以上”,并提醒附近居民确认相关信息。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析
日本地震
与印尼火山喷发有关吗
1月1日,中国地震台网消息,当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北纬37.5度,东经137.2度)发生7.6级地震。就在之前不足24小时,中国甘肃白银市发生地震、印度尼西亚两处火山喷发,这些地质活动存在关联吗?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援引日本媒体报道,目前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等地发布的海啸预警级别为大海啸预警。日本广播协会等媒体均在即时播报地震海啸信息,呼吁民众立刻从危险区域撤离,海啸引发的巨浪将达到5米。海啸会对我国海域产生影响吗?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中心将继续跟踪分析地震和海啸监测数据,并及时发布信息。海啸形成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地震震级必须在6.5级以上,必须是深海,海底必须发生垂直性的错位。因此,并非所有近海地震都能引发海啸,也不是所有海啸都能产生广泛影响。
据了解,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5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占约80%。其中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相较而言,我国发生地震的频率较低。我国海区处于宽广大陆架上,水深比较浅,在200米以内,不利于地震海啸的形成与传播。从地质构造上看,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即使我国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缺乏引发海啸的大地震。
相比“神出鬼没”的地震,海啸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预警体系。据专家介绍,1966年,国际上成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建立了太平洋监测预报系统,沿海站点都设置了验潮仪,根据水位记录曲线的异常升降判断出海啸的可能性。同时,设置岸边水声接收站,监测海啸,地震海啸产生的声波的传播速度为5400公里/小时,比海啸波传播的速度快得多,可根据接收到海啸声音的时刻,推算地震海啸波到达的时间。
岁末年初,地球似乎进入“震动模式”。2023年12月31日22时27分,甘肃白银市平川区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024年1月1日清晨,印尼伊里莱沃托洛科火山、杜科诺火山相继喷发。杜科诺火山喷发持续了49秒,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1日下午,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6级地震。这些存在关联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世鋐,他表示,地震与火山同属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发的地质活动,但两者在地球内部的层位不同。地震属于地壳运动,而火山喷发则是地幔活动引发。以这次日本地震为例,震源深度为30千米,而火山喷发的地幔活动,则是在地表100千米以下。而且这些地方彼此距离遥远,并无科学证据表明其存在关联。
现代快报+记者 是钟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