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旅游这把“火”能“燃”多久?答案在于,当地对旅游的文明治理和服务意识,能够持续多久
哈尔滨成了国内外旅游的“顶流”。“南方小土豆”“马铃薯公主”“小砂糖橘”等热梗,制造了一个个热搜和话题。
春天,淄博因特色烧烤“一夜爆火”,冬日,哈尔滨借助北国风光“花式飙红”。中国城市旅游注定在农历癸卯年落下浓墨一笔。针对爆火现象,1月2日,黑龙江省文旅厅厅长何晶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不是偶然”,并称“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不过,从网友和游客感受来看,哈尔滨旅游“出圈”,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开始。面对开门不利,哈尔滨发文号召市民让路、让景、让利给远道而来的朋友。一番操作下来,让游客看到了冰雪之乡的待客之道,由此尔滨旅游一路开挂,火爆全国。
可以说,哈尔滨旅游这把“火”,是在出现问题中燃起的。解决游客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赢得信任和好感,只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哈尔滨旅游花式宠客,不仅抓住了游客的眼,更征服了游客的心。松花江上升起热气球,马路边搭起暖房,做人工月亮方便拍照,鄂伦春族的驯鹿、嘉年华的雪狐、动物园里“乖巧”的东北虎……为了招待八方宾朋,哈尔滨不仅举全黑龙江之力,拿出了压箱底的好东西,甚至还向东北老乡“求援”——“借”来吉林的雾凇和辽宁的两只凤凰。
值得提醒的是,有的网红城市“速火速凉”令人遗憾。哈尔滨旅游这把“火”能“燃”多久?答案在于,当地对旅游的文明治理和服务意识,能够持续多久。
任何城市旅游市场,很难做到让每一位游客都无可挑剔。同样,哈尔滨旅游也并非完美无缺,这就需要地方治理者在暴露问题和不足后,及时补救,让游客心情释然。欣慰的是,清醒的哈尔滨市已经意识到这一点。1月1日至2日,哈尔滨市政府组织召开哈尔滨市冬季旅游提升宾馆酒店服务质量座谈会,提醒宾馆酒店珍惜“出圈”机遇,不盲目调整价格,不虚高标注价格。希望真正提供质价相符的优质服务,让外地宾客切实体验到哈市的大气洋气和货真价实,为促进哈市冬季旅游、全季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满足游客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及深度体验,吸引更多打卡流量,城市只有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努力推出特色精致的旅游产品,为广大游客提供有品质的生活、有温度有善意的服务,才能让“尔滨式火爆”长久地燃烧在旅游的“春天里”。
现代快报评论员 曹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