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区白洋湾街道清嘉苑社区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大力推进以“无讼、无访、无案、无黑、无毒”为主要目标的“枫桥式社区”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矛盾问题抓早抓小抓苗头,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涛 高达
“差不多前前后后要1个半月了,事情终于解决了,谢谢社区!”1月3日,在社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站,一起因楼上装修导致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获得了居民华女士的感谢。
据了解,清嘉苑小区10幢的徐先生家在装修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大意,导致大量水渗漏至楼下华女士家天花板,造成受损。在发现问题后,华女士第一时间联系了徐先生,希望双方能够协商解决。然而,在首次自行协商时,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了较大分歧。华女士认为自己新装修的房子,刚刚搬进来就碰到这么糟心的事情,权益受到了侵害,要求徐先生赔偿相应的损失;而徐先生则认为自己愿承担维修费用,不应该再承担其他费用。由于双方意见不统一,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还加大了邻里之间的矛盾。
社区网格长、法律明白人葛少弘在日常走访中得知此事后,主动介入调解,并邀请物业工作人员和社区律师志愿者赵梅共同为双方协商解决。葛少弘了解到虽然双方首次调解分歧较大,但是双方均还有调解意愿。在调解过程中,社区、物业和律师工作人员耐心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并从法律角度讲解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向双方讲明道理,纠正他们的某些错误观点,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有些行为和主张是于法不合、于理不通的;引导、启发双方相互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多次协商,通过逐步减少分歧,共同消除邻里之间的矛盾,最终双方的态度逐渐缓和,并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共计7000元的赔偿金。
清嘉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成筛表示,在社区治理实践中积极探索,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枫桥式队伍,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努力做到“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持续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海棠先锋力量,包片包户走访,常态化联系居民、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从“到社区来”转变为“到社区去”,力求把矛盾纠纷排查在前,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服务效能,从源头减少矛盾,与苏州城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签订了《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书》,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赋能基层治理,积极探索“社区+物业”共治模式,为居民提供暖心、贴心服务;多方联动共治,在基层化解矛盾,在社区四楼及物业二楼开设了2处调解工作室,安排法律顾问、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参与调解工作,搭建起人民调解和治安调解快速联动化解平台,让老百姓的矛盾有了解决的去处,打通了基层调解的“最后一公里”,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