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网线连接世界,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借助各种新媒体社交平台,世界水晶之都东海真正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夜幕下,电商主播们用流利的外语介绍琳琅满目的水晶饰品,赢得众多海外消费者。跨境电商平台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反映出东海水晶走向全球的热度和线路,随着一单单订单交易完成,东海水晶扬帆出海,走向世界。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连云港东海获悉,去年该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760亿元,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1亿元,增速23.9%,增幅均居全省40个县(市)前列;净增规上工业企业62家,工业应税销售收入53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三年高歌猛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组组数据,是东海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注脚。谈起今年工作,连云港市副市长、东海县委书记宋波说:“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紧扣‘巩固增效’年度主题,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
筑牢发展“硬支撑”
江苏圣达石英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几名工人手持焊接器械,通过发出的炽热火焰,不断冲击石英管,让原有的裂缝逐渐消失,使之变成一体。“这是石英扩散炉管,是光伏电池片制造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今年四五月份。”该公司总经理段玉伟说,去年公司销售突破3亿元。
东海境内石英蕴藏面积1500平方公里,石英储量3亿吨,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近年来,以石英材料为基础的硅产业,成为东海县发展最快、最具优势、最有潜力的支柱产业。今年,东海县将始终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不动摇,加快做大规模、做强动能、做优质效,构建具有东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存量优势加速“变现”、增量优势持续“壮大”。
硅产业上,全力推进太平洋三期、弘扬石英等项目建设,聚焦光纤半导体、电子级多晶硅、5G新材料关键部件和航空航天、军工等中高端领域,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新材料产业上,推动博韬二期等项目早日建成达效,乾润新材料等企业扩大产能。矿业产业上,积极培育新增长点,提速金红新材料公司上市步伐,推动载彤新材料、金红高纯钛等项目加快投产。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新增6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让新型工业化之“机”更好转化为东海发展之“势”。
在项目招引上下功夫
积蓄发展“动力源”
最近在东海高新区天湶水处理项目现场,工人正进行办公楼和厂房的主体建设。该项目占地48亩,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将购置激光切割机、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等生产设备,年产2万套低压模块化水处理及其他配套设备。“这是开发的一个水处理技术研发配套项目,总投资4.6亿元,计划今年10月份投产。”东海天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工吕令福说。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去年,东海县牢牢抓住招商引资“牛鼻子”,紧紧咬住项目建设“生命线”,以实实在在的好项目,撑起东海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促成水晶加工产业园等3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217.4亿元,全面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全年新增签约项目163个,在过50亿元项目上再次实现突破,签约转开工项目109个。
今年,东海县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抓项目、扩投入作为稳增长、增后劲的长远之策,以招商引资扩增量,以项目建设聚增量,让更多优质项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常态化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节会招商,硅产业聚焦产业链中高端,新材料产业紧盯连云港石化基地产业链下游,新循环经济产业围绕发动机再制造、新能源电池再利用,汽配、食品产业瞄准“小链主”等方向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力争招引过百亿元项目1个、过五十亿元项目2个、过十亿元项目8个、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
在服务保障上下功夫
跑出发展“加速度”
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核心支撑,稳住了经营主体,就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去年以来,东海县竣工投产过亿元项目58个,新开办企业7632户,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以项目的“量质齐升”,构筑经济跨越式发展新优势。
“原本预计一个月后才能开工,没想到审批速度这么快,拿地后第二天就把开工前的5个许可证和合格书全部办好了,给我们节省了不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江苏悟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杰高兴地说。
该公司位于东海高新区光明路,项目总投资10.8亿元。项目立项以来,东海县行政审批局聚焦重大项目手续快审快办,建立完善“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专班,推行“容缺预审”“并联办理”优化措施,充分利用土地报批、挂牌等前期时间,同步开展技术性审查、第三方设计、中介评价等工作,在企业拿地后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开工“五证”办理。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东海县严格落实“苏政42条”“苏28条”“连政80条”“东政6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鲜明导向,推动全流程管控审批效能、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多做“五证齐发”案例,全面落实“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措施,确保惠企政策应享尽享、直达快享。
通讯员 张开虎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