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版:江苏新实践特刊

徐州文旅火出圈

“融”出新时代徐州新精彩

  云龙山、云龙湖美景 徐州市泉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汉文化旅游节开幕  徐州文广旅局供图

  苏宁广场中心商圈  徐州市鼓楼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国潮汉风”“快哉徐州”,一众文旅品牌将徐州的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精品活动搬上大屏小屏,使徐州文旅火出天际。徐州以数字经济与信息化为引领,利用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推介本地旅游资源,这也是实现媒体融合带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顺势之举。

  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时,在徐州地标建筑苏宁广场的楼体大屏上,跳着“科目三”的汉兵马俑,将徐州的汉文化“抖”向全国;跨年夜的新年倒计时,随着大篆“彭”字在背景音乐中连续弹出,经典的汉乐舞图、庖厨图、牛耕图在苏宁广场——显现,“多彩两汉·璀璨彭城——两汉遗风大型跨年光影秀”在网友们的助力下,使徐州文旅再次霸屏。

  过去的2023年,徐州成为一座网红城市,很多网友通过互联网将目光锁定徐州,慕名而来,徐州文旅“火爆”出圈,全年旅游总收入迈上千亿元台阶。媒体融合赋能徐州文旅的高质量发展,也“融”出了新时代徐州精气神。

  “造月工程”强势推出,“文旅徐州”抖音号应运而生

  双手一摸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是秦砖汉瓦。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历史遗存众多。徐州拥有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这“汉代三绝”,享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然而,徐州的旅游产品却面临“满天繁星、没有月亮”的现状,针对这种状况,“造月工程”强势推出,“文旅徐州”抖音号应运而生,成为徐州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抖”出好故事。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大力实施“彭城有戏”工程,精心打磨提升精品剧目的视频推广。通过深入挖掘徐州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徐州、爱上徐州。如2023年5月20日当天,徐州市文广旅局通过抖音发布云龙湖形状是“心”形、一圈恰是13.14公里的信息,赋予云龙湖“爱情湖”寓意,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另外,让汉文化活起来,让兵马俑跳起网上大火的“科目三”,让汉俑舞动在金陵……一个个创意金点子,吸纳了更多自媒体博主自发为徐州家乡代言,打破“流量壁垒”,和官方抖音账号形成合力,实现了汉文化的活态化、场景化、体验化。

  “抖”出好山河。徐州大力发展汉文化旅游、大运河文化旅游、山水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名人文化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形成多元化特色产品体系,2023汉文化旅游节等话题持续荣登同城榜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拍博主来到徐州,感受城市魅力。

  “抖”出好食光。2023年五一假期,众多网友及特种兵打卡徐州烧烤,全市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徐州荣登全国五一最强周边游“吸金力”前十名城市榜单。五一期间“徐州味旅游季”活动发起了“我为徐州美食旅游代言”话题,共有657个作品参加,总话题播放量达到4.2亿。品尝美食,感受人文,成为无数网友选择徐州的原因。

  据数据统计,“文旅徐州”抖音号自2023年4月14日上线,截至2024年1月5日,共创作232个作品,获赞286.3万,粉丝量16.6万,账号视频总播放量达1.3亿次。

  “智慧文旅”平台运营,文旅融合发展滋养美好生活

  为满足5G时代游客需求的更新升级,徐州市泉山区文体旅局依托“泉域旅游”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域范围内的景区景点、文博场馆、城市休闲、产业园区等旅游业态,建设了集资讯动态、导游导览、文旅宣传、线上预约、问题咨询、虚拟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打开“泉域旅游”微信公众号下方的“智慧文旅”,首页中的19个菜单可以满足游客对该区旅游的所有探寻:“导游导览”是一幅可以互动的手绘泉山导览图,“VR游泉山”以全景影像漫游功能帮助用户实现全景式漫游,“活动资讯”介绍了泉山文体旅领域活动信息,“非遗流韵”展示了区级非物质文化的非凡历史与当代风采……真正做到“一部手机游泉山,食住行游全掌握”。

  在鼓楼区,文商旅跨界融合,解锁了鼓楼文旅“新玩法”。从满足居民及游客多元休闲消费的需求出发,鼓楼区通过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服务结构,实现“流量”与“留量”兼得。

  据徐州元旦假期的消费数据显示,金鹰国际、苏宁广场等各大商圈13家商业综合体实现销售额1.8亿元,同比增长23.91%,累计客流量247万人,同比增长61.53%。鼓楼区形成了文商旅一体化的综合发展结构,在逻辑上形成一个闭环——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成文。

  持续打响“快哉徐州”“国潮汉风”城市品牌

  刚刚过去的2023年,徐州成了“特种兵们”来了还想再来的宝藏城市。

  云龙湖畔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开演、徐州不夜城“徐州之夜”开幕、徐州方特开园、大美淮海数字旅游年卡发售、2023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徐州获评“高质量发展魅力文旅目的地”奖……徐州文旅的大事件一波接一波,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徐州。

  2023年12月31日,徐州博物馆志愿讲解员郝心耀在博物馆俑秀凝华展厅里侃侃而谈,3.5小时连麦,60.8万人次在线观看。当天,徐州博物馆联合多家博物馆,与广大文博爱好者在互联网上一起跨年。

  云龙区正依托城市历史文脉,高标准建设“俯拾有文化、移步皆历史”的两汉文化集中展示区。户部山—回龙窝街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评定的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为苏北唯一一个获得“国字号”认证的街区;狮子山楚王陵遗址公园入选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大龙湖旅游度假区获评省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江苏文旅消费人气目的地。可以看出,全市各地的文旅产业都在蓬勃发展,活力十足。

  “作为市文广旅局,我们更加坚定了高质量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以高度文化自信赓续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挖掘徐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价值,塑造鲜活的徐州标识。”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沙波说,下一步徐州文旅还将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汉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休闲文化等旅游产品体系,打造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有逛头、有吃头、有买头、有住头的徐州;讲好徐州故事,不断激发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加大城市和文旅资源宣传推介,持续打响“快哉徐州”“国潮汉风”城市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徐州、熟悉徐州、来到徐州、爱上徐州。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晓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