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财富

今年以来首发基金近百只 权益类基金占比超七成

  

  

  1月8日,34只新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迎来首发。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月8日,2024年以来,首发基金数量已接近百只。其中,权益类基金的占比超七成。

  权益布局重点不同

  1月8日,公募基金市场迎来久违的新发热潮,全市场34只基金(不同份额)同日首发。

  从1月8日新发基金类型来看,权益类基金占比超过70%。此外,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8日,今年以来全市场首发基金数量接近百只,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同样超过七成。

  相较于2023年11月、12月新成立债基份额占比均超过八成,2024年开年的公募基金新发产品中,对权益类基金的布局力度明显加大。从目前已进入发行期的基金来看,各大公募基金公司权益布局重点不同,扎堆现象有所减少,聚焦行业方向呈现多元化,覆盖机器人、数字经济、医药健康、创新医药、石化产业、信息技术创新、消费、云计算等领域。此外,有多家公司选择布局港股市场。

  从基金公司发力情况来看,易方达基金新发势头较强,仅8天时间就新发16只产品。其中,14只产品为ETF联接基金,涉及香港市场投资的ETF占比超40%。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基金,新发5只产品,覆盖产品线较广。

  中生代挑大梁

  据统计,截至1月8日,2024年以来首发的30余只主动权益类产品中,近半数都由中生代基金经理(任职5年到10年)担纲。例如,博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鹏华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启用中生代担任新发产品基金经理。

  从基金公司排兵布阵情况来看,超过一半的新发主动权益基金由此前在管产品少于等于3只的基金经理担纲。相较于以往出现过的将数只产品重押在某一知名基金经理身上而言,此批新发基金的人选布局更为克制理性。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个人的投研精力往往有限,适当限制担纲主动权益产品数量,或能为基金经理集中注意力做好投研提供更多空间。

  在投资布局方面,主动权益基金更青睐科技、医药两大重点领域。中欧基金、东兴基金、太平基金均从科技行业切入,分别发行中欧科技成长混合、东兴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太平科创精选混合发起式;华安基金、财通基金、财通资管均选择发行主投医药健康行业基金。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