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 石少华
一台加长大卡车停在小区大门外的街道上,一对操着外地口音的夫妻站在打开了尾板的车下卖苹果。夫妻二人三十多岁的模样,穿着朴实而整洁。他们背倚着的是一箱箱码放整齐的苹果,上面罩着的带有尘埃的篷布和晋M的车牌,显示其来自遥远的山西。
买苹果的人不少,短短不到二十分钟,就卖出了十多箱。
夫妻俩很和蔼,零散、成箱买都行,台秤就架在车厢上。妻子称重、收钱,还不忘向在场观众和买主宣传家乡苹果的好处。丈夫很少言语地忙碌着,时而拿着小刀,切一小块让人试味,时而又爬上车,给顾客拿一箱苹果下来,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那天晚饭后,朋友约到一茶馆谈事。我出了小区,就被夫妻俩营造的这种眉目传情、用微笑代替言语的交流所吸引。
夫妻俩我认识。每年立冬后春节前,他们都要从老家拖来一车苹果,来到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刚摘下装箱的苹果鲜美光亮,“咔嚓”咬上一口,满口生津,甜滋滋的味道直沁肺腑,让我误认为卡车上永远生长着一季常年不败的秋天。
每年我都要买他们两箱苹果,也算是熟人了。我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连年选择来这里卖,妻子说这个城市人好,不欺生。丈夫补充说这里的城管好,从不对他们呵斥,他们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城管和善地告诉他们,城市的主街不能摆摊,但晚上可以摆在居民小区集中的支街上。
这会儿没有顾客,我看见丈夫熟练地拆开一个装过苹果的空纸箱立着防风,打燃早已放在地上的炉子。锅里的水是妻子刚刚拿了两个可乐瓶子到公共厕所接的。不一会儿,水沸腾了,丈夫下好面条盛在碗里,递到妻子手里,妻子推了推,说:“你吃吧,我吃中午的。”丈夫推了回去:“你吃,你这几天身体不舒服。”妻子有些迟疑。丈夫果断地松开手,回头拿起旁边的一盒食物:“我就爱吃剩菜剩饭。”丈夫边说边向盒子里倒了一些煮面后剩下的热汤,拌了拌,吃了起来。妻子往丈夫的盒子里夹了几筷子面条。
晚上11点多,灯火阑珊,我从茶馆回。远远看见苹果车还停在那里,已无围观和购买的人了。夜凉如水。丈夫正把妻子托上高高的驾驶室。妻子回头招呼车下的丈夫早点上来休息。
我知道夫妻俩为了节约开支,晚上睡驾驶室。白天他们再把车开到一个市场去卖苹果。
丈夫围着卡车转了转,踢了踢轮胎,拉了拉篷布绳,走到车尾,收好台秤及其他工具。正要合上尾板,来了一位客人,要买一箱苹果,丈夫爬上车,从里面拖出一箱。此时又来一位客人,要称零散几斤。妻子从驾驶室窗户伸出头喊:“要帮忙吗?”丈夫边回答不要,边把已经收拾好了的零散苹果拿出来,让顾客挑选。
我看到头伸出车窗的妻子有些疲惫,她虽然看不到丈夫,但一直扭头望着后面,脸上洋溢着关切和温暖。
苹果很香,远远就能闻见。我想,他们的生活除了黑夜,还有这甜甜的苹果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