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人物/拍案

遗产全给老父亲,不给丈夫女儿留一分

女子遗嘱引发家庭官司,法院调解后化解矛盾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禹 李慧 记者 严君臣)南通通州一女子生前将名下房产过户至老父亲名下,并立下遗嘱表示所有遗产都留给自己的老父亲,一分都不留给丈夫和女儿,这究竟是为何?1月15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日前,南通通州法院兴仁法庭联合多方力量厘清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将诉至法院的一起房屋买卖撤销案件以及后续可能产生的继承纠纷“一揽子”化解 。

女子谢某与张某是一对夫妻,两人育有大女儿张萍和小女儿张玲。2021年谢某被确诊为直肠癌。生病期间,她主要住在父亲谢某军和弟弟谢某平家,并由他们照料,弟弟为此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谢某平还在网络上发布视频痛斥姐夫和外甥女不管生病的姐姐。谢某在患病期间曾手写遗嘱一份,明确表示其所有金钱财产均由父亲谢某军继承,丈夫张某和两个女儿均不享有继承权。2023年4月,在去世前一个月,谢某与父亲签订房屋转让合同,以10万元的价格将其名下的一套拆迁房屋和车库转让给父亲。不久后,该房产登记至谢某军名下。

谢某去世后,其丈夫和女儿认为,上述房屋转让行为损害其合法权益。他们认为虽然房屋登记在谢某一人名下,但当时拆迁有小女儿张玲的份额,补缴的购房款是夫妻共同财产,而且房屋的转让价格不合理,故要求法院撤销转让行为。

虽然表面看是一起房屋买卖撤销案件,但是在撤销之后还会涉及房屋继承、共有财产分割以及谢某弟弟要求返还垫付医疗费用等诸多衍生纠纷。为了彻底化解这一系列矛盾,兴仁法庭对家庭矛盾起因和相关事实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准确掌握了谢某名下的丧葬费、抚恤金等财产情况。

同时,法庭邀请村委会和妇联的同志参与到调解中。妇联对于正在上大学的小女儿张玲及刚参加工作的张萍进行心理疏导,村委会对谢某军、谢某平进行家庭和道德观念的感化,法庭则就撤销权、继承权以及共有财产份额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释明,让各方明白自身的权益以及界限。承办法官还来到谢某家,聆听各家庭成员的想法、需求和期望,从而找出解决问题和平衡各方的可行性方案。

在各方的努力下,谢某军一家和女婿张某一家的关系得到极大缓和,各方就案涉撤销权纠纷及后续的继承权纠纷进行统一调解,最终同意将案涉房产过户给小女儿张玲,张某家则给付15万元差价。调解后,兴仁法庭持续跟进,确保各方将调解协议上的内容履行完毕,真正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本文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