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展示新的探索、新的实践成果。1月5日,无锡市积余教育集团紧密型学校开展了“初遇跨学科,融合项目化,预见新成长”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无锡市教科院、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等嘉宾参加活动,并作了有关跨学科主题学习讲座和现场总结指导。
据介绍,在此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展示中,初中部展示了六节课例,美术、历史、体育、化学、数学、道德与法治等六个学科分别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成果汇报展示。其中,有基于大项目、长课时设计的“融诗韵 慧创溪景”“打造绿色、智能校园”课程,有经过两轮实践、迭代设计的“积余新闻眼”“千年运河 水韵华章”课程,有整合五彩同伴社团活动开发的“定向助行,救在身边”课程等。
同时,四年级语、数、英三门学科立足本学科教学,分别进行了跨学科学习展示汇报,五年级进行了跨学科课本剧展演活动,六年级同学们摇身成了小导游、创作家,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在各个小集市中。小学部展示了所有的课程,都是基于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既解决了学校、家庭、学生本身的一些实际问题,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对一些教材内容产生了跨学科理解,丰富了学习体验。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梁溪区教育系统在部分学校施行“9+1”跨学科主题教学,积余学校结合“九年一贯、分级部管理”学校特色,积极探索“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程的校本开发,采用“1+X”的方式(1是核心学科,X是关联学科),开发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施中,该校初中部以学校整体规划为主线, 以学科教师的设计为主体,课程列入正式课表,主要是以七年级社团活动课为平台,进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形成了全学科覆盖的12 个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其中一个课程是结合学校的选择性课改项目“小初衔接教学行动”,在六、七年级开设了《打造绿色、智能校园》课程。
小学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采用“4.5+0.5”的方式进行,课程主要针对四至六年级,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立足点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由这些年级的语、数、英学科分别作为核心学科,从现有教材中选取适合内容,确定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并设计了9个项目式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得努力成为‘课程设计师’,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得以实现跨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该校校长丁伟建表示,学校将大胆探索,在不断尝试与总结中形成更多有价值的学习成果,真正让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落地生根。顾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