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1月1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确定了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其中也提出了不少小目标,比如,到“十四五”末,85%的县人民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到2035年,江苏基本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 实习生 时伍仪
到2035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省”
近年来,全省深入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加快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全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7.51岁提高到79.7岁、居全国前列,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满意度全国第一。不过,对标“走在前、做示范”的目标任务,对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健康需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对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金宏介绍,《实施方案》重点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医疗服务高地,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推动中西医并重,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二是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优化老年健康服务网络,促进医疗服务连续高效。三是强化医保政策支撑,深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医保基金科学合理使用。四是完善医防协同机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强化医防融合力量 。五是推动医教研产融合发展,加强科研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数字信息赋能,深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苏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取得积极进展,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到 2030年,以紧密型医联体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趋于健全,分级诊疗新格局基本建立。到2035年,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连续性显著增强,基本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为健康江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十四五”末,85%县人民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实施方案》按照可行、可及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批积极、务实的量化指标。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建设16家高水平医院,“十四五”期间,全省将新建不少于30个国家级、3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到“十四五”末,85%的县人民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县级医院ICU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推动16家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帮扶省内医疗资源薄弱地区20家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到“十四五”末,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60%左右县中医院达到三级中医院水平。
在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方面,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到“十四五”末,不少于20个县(市、涉农区)基本建成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要成员单位、以医保总额打包付费政策为纽带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快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强化出生缺陷、妇女“两癌”等综合防治。到“十四五”末, 每个设区市统筹辖区医疗资源至少设立1所三级老年医院,人口超过50万的县(市、涉农区)设立1所二级以上老年医院,每个县(市、区)建成1所以上护理院。
《实施方案》对参保群众带来至少三个方面利好
《实施方案》还提出要强化医保政策支持,深化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推动同一病种在设区市范围内按统一支付标准结算,同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在医疗服务总量和医保基金支付中的占比。
“《实施方案》对参保群众来讲,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医保利好。”省医保局副局长朱丽菁介绍,《实施方案》加大了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守护了群众医保的看病钱、救命钱。通过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医保支付政策,协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如居民医保对一级医疗机构(一级医疗机构主要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住院起付线仅为200到400元,报销比例分别比二级、三级医疗机构高10~20个百分点。
《实施方案》还围绕推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推动医教研产融合发展,在卫生健康科研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深化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助力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