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事

11名研究生实名举报导师学术不端 校方凌晨通报:属实,当事人停职

视觉中国供图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11名学生实名举报该校一名黄姓教授论文造假、教材编写造假、打压学生等学术不端行为,公开举报材料125页,引发广泛关注。目前,华中农业大学发布通报称,初步认定教师黄某某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

11名学生举报导师学术不端

2024年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黄某某课题组的11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名实名举报导师黄某某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

在一份网传长达125页的举报材料中,11名学生联名罗列出了黄某某存在种种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学生们认为在就读期间,黄某某逼迫他们进行数据篡改、编造实验结果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科学研究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1月17日,多名参与举报的学生告诉记者,黄某某威胁学生不配合造假就无法毕业。“我们认为(编造数据)不对的人,就会受到他的打压。”举报者小华(化名)称,更换导师很难,前年还有因忍受不了学术造假而退学的学生。同时,学生们常遭受黄某某言语攻击。

另一名举报者小黎(化名)告诉记者,即便生病,黄某某也要求学生“随叫随到”。

此前,华中农业大学官网教师个人主页上显示,被举报的教师黄某某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主任,曾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瑞典国际青年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等支持的科研项目。

1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在官网发布说明称,1月16日下午,学院关注到网上关于该院教师黄某某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程序。

校方凌晨通报:举报属实,黄某某停职

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针对2024年1月16日网上关于该校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所反映的实验图片、数据、结果等方面问题基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学校决定即日起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生培养。学校将进一步对举报问题全面调查,根据最终调查结论依规依纪处理。

学术不端将面临什么样的惩罚?

2016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形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一般性界定: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

《办法》明确,有学术不端行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存在利益输送或者利益交换的;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有组织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多次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应当组成调查组,对被举报行为进行调查。

针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该办法也提出了处理方式。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将被通报批评;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撤销学术奖励、荣誉称号,并在一定期限内取消申请资格;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开除或解聘;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处理措施。其中,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将被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或被开除或解聘处理。

2020年,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包括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导师对与研究生联合署名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导师不得将不符合学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学位论文提交评审和答辩;等等。据新京报、教育部网站、华中农业大学官方微博、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