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1月19日现代快报社评《最新司法解释直面彩礼模糊地带》,感触很深。我女儿去年九月结婚,在要不要结婚彩礼问题上,我作为家长,充分尊重女儿意见,并与亲家保持沟通,最后只象征性地要了6666元彩礼。
传统观念中,彩礼常常被视为家庭尊严和传统的一部分,实际上,今天的彩礼过多地演变成为财物交换,成为了一种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家长、尤其是女方家长,应该转变对于彩礼的观念,不要将要彩礼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
家长需要认识到,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而不应该是财产的交换。过多地强调彩礼的多寡,容易让婚姻变得商业化,对于感情的真挚程度起到了负面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注重感情和共同理念的契合,而非过分关注金钱的交易。
对于家长而言,要逐渐改变对于子女婚姻的期望观念。不应该以传统的眼光看待儿女婚姻,而是注重子女的选择和幸福感。不必要的彩礼压力只会让年轻一代感到负担,影响到婚姻的美好。
社会也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更新婚姻观念。不仅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要深入浅出地传达婚姻不是物质的交换,而是两个灵魂的契合。社会理念的改变需要时间,但大环境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每一个个体。
出台司法解释是一个好的开端,家长和社会观念的改变同样至关重要。彩礼问题的解决不仅在于法规的调整,更在于社会婚恋文化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女方家长的观念进步。
无锡 孙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