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这个‘数字眼’,大伙儿对高空抛物投诉明显少了。”1月10日,在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蓝山湖社区,家住大明蓝山湖苑10幢的居民顾春霞指了指几个高空摄像头说。记者在小区看到,实时监控的智能井盖,在水位过高时自动预警;安装智能报警摄像头的消防通道,发现车辆停留,会进行语音播报;装有阻隔器的电梯内,感应到电动车入内便会发出语音警告……“通过智慧社区建设,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得实惠。”蓝山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丹说。
近日省民政厅发布通知,丁堰街道蓝山湖社区入选江苏省智慧社区建设特色应用试点单位名单,为全区唯一。
陆文杰
“智慧脑” 让管理更高效
成立于2017年9月的蓝山湖社区,由大明蓝山湖苑、君开花园、滨翠雅苑三个小区组成。社区人口近4000人,人员结构复杂,居民诉求多。加上出租房扎堆,新市民、回迁户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热情不高,管理起来较为困难。张丹坦言,早前,人、房、车难管控是社区管理一大痛点,仅仅通过物业人员阻拦劝说,在小区内悬挂横幅宣传等方式来应对,但很难杜绝。
自2022年起,蓝山湖社区启动“智慧蓝山湖建设工程”,与丁堰街道政法和应急管理局共同建设智慧社区管理平台,配备党建引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房屋管理、设备管理五大模块,打造社区“智慧大脑”,有效提升了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比如,从居民准备进入小区的那一刻起,“智慧”服务就开始了。通过“智慧蓝山湖云门禁”小程序登记,不同类型的人员可以获得不同时效的进出权限,刷脸就可以自由出入。
“登记后,忘带门禁卡也不用担心啦。”顾春霞说。人进社区“刷脸”,车进社区“刷牌”,社区对出入的车辆也会进行车牌信息录入,实行统一管理,对长期不挪动的车辆会进行预警。
“智慧蓝山湖建设工程”门禁系统还与常州经开区警网数据实现共享,街道负责小区内部安防设施建设,公安负责小区人车进出通道安防设施建设,实现警网深度融合。
“千里眼” 让触角更延伸
蓝山湖苑小区内安装了87个摄像头和88个NB物联设备,自动捕捉画面、拍照取证,并将信息同步发送至丁堰街道智慧社区管理平台,直接锁定责任人,切实提升了小区的风险感知能力。
此前,一些居民习惯随手将生活垃圾从窗户丢下去,追究责任费时费力。安装高空抛物探头后,可以对7层楼以上掉落的东西进行抓拍,反馈到丁堰街道智慧社区管理平台,网格员及时上门处理。
“现在基本不会出现电动车上楼充电、飞线充电等现象了。”家住7幢的汪阿姨说,小区安装了电梯阻隔器,一旦居民将电动车推入电梯,电梯就会停止运行。小区还配备了集中统一充电桩供居民充电,还对充电点位进行火点探测监控,一旦温度过高,就会进行预警,防止发生火灾。
在蓝山湖苑的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场等区域,安装了4个“文明养犬感应摄像头”,对四只脚的动物进行抓拍,识别遛狗不牵绳的行为,在丁堰街道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实时显示。“通过摄像头识别,监督文明养犬,孩子在小区里玩也更放心。”带着孩子在儿童游乐场玩滑滑梯的一对年轻小夫妻说。
除此之外,小区地势低洼地区的井盖换成了智能井盖,一旦水位过高,就会进入汛期预警,社区工作人员联系物业进行处理,防止道路积水;消防通道也不会再被占用,一旦车辆在消防通道停留,就会进行语音播报,提醒其及时离开。社区工作人员周春兰骄傲地告诉记者:“咱们智慧小区的‘智慧’啊,体现在方方面面。”
“科技心” 让服务更便捷
“智慧小区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信息及时反馈,我们解决问题也更有针对性。”蓝山湖社区第一网格的网格员包梦迪告诉记者,通过培训,社区网格员们提升了业务水平,学会通过平台进一步为居民提供精准化、多样化、便捷化的服务。
在蓝山湖苑,社区给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门磁报警系统、燃气报警器等,如果24小时内没有开门或燃气浓度过高,都会产生警报,网格员和社区民警会及时上门查看。
据介绍,蓝山湖社区将持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搭建网上议事平台和矛盾纠纷调解信息化平台,实现事件快速介入、规范处置、全程追溯;建立“15分钟生活圈”,整合社区周边生活服务资源,对商圈、商户信息进行智慧化管理;形成网上服务联盟,为居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