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无锡

检察机关多年探索开花结果

加强公益损害预防有了规范性文件

1月24日,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公益损害预防工作的决定》,成为全省首部加强公益损害预防的规范性文件。《决定》的出台,意味着无锡市检察机关多年“公益损害预防”探索终于开花结果, 多部门权责明确的公益保护体系将在此基础上正式建立起来。近日,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

朱鲸润 杨书桓

什么是公益损害预防?《决定》中的公益损害预防,是指发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存在受损害风险,依法采取的排查、防范、消除等预防性措施的活动。公益损害预防范围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安全生产、公共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反垄断、反电信网络诈骗、农产品质量安全、妇女权益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公益诉讼领域。

《决定》共十八条,包括说明依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等。“虽然法治建设一直强调抓前端、治未病,但还处于提倡阶段,尚未体现在法规中。《决定》聚焦‘预防’这一关键词,进一步严密了公益保护的法治体系。”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天介绍。公益保护的端口、责任向前端延伸,针对受损害风险采取排查、防范、消除等预防性措施至此有了明文规定。此外,《决定》还充分吸收了近年来无锡在公益损害预防方面的积极探索,比如,在全省率先建立公益损害举报奖励机制、建设公益保护教育基地,创新落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与坚持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实质化打造公益保护志愿者队伍等。

过去一年,市检察院持续深化公益损害预防实践。围绕消防安全、燃气安全等问题,持续开展公共安全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20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3件;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36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办理案件54件。“然而,公益保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靠检察院一家之力并不够,需要全社会共同出力。”张天表示。因此,《决定》也明晰了相关政府部门、人民法院、企事业单位等的责任,目的是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促使更多的法治力量在预防端下沉、靠前发力,形成公益保护合力。

近年来,公益诉讼领域不断拓展,无锡市检察机关将通过《决定》充分发挥公益损害预防在促进诉源治理、提升治理效能方面的作用。“全市检察机关将积极履职,确保《决定》要求落地见效,为完善公益诉讼立法提供实践样本。”无锡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雷海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