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特别报道

胜浦街道垃圾分类:

“关键小事”为何能在这成为“新风尚”

设在小区门口的定投点

定投点旁的清洗池

如今小区环境整洁美丽

王稳林节假日给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生活垃圾宣教投放点干净规范

晚上7点,在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钟南社区香颂花园小区的垃圾定投点旁,居民曹富梅正在将提前分好类的垃圾有序投放。“每天吃过晚饭,就把分好类的垃圾通通处理掉,已经养成习惯了。”曹富梅说,而一旁的督导员王稳林,与曹富梅拉着家常。“变化蛮大!”王稳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如今小区居民基本都能做到定时来投放,自觉分好类,原本要督导垃圾分类的他自然轻松了不少,与邻里间的距离也更近了。

2020年,《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居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很淡薄,那时候的王稳林既是科普员,又是督导员,他一边要告知居民识别各类垃圾的方法,一边还要防止居民“拎不清”,错误投放,当时他真的“挺忙”。

几年间,居民从抱怨到认同,从外力倒逼到自觉分类;垃圾投放点从散发恶臭到毫无异味;小区环境从脏乱到洁净……垃圾分类渐渐在这里成为了“新时尚”。

何洁 徐晓安/文

街道供图

从抵触到自觉,垃圾分类成了“新时尚”

曹富梅是住在小区多年的老人了,她清楚地记得,以前小区里放的都是露天垃圾桶,当初因为垃圾的问题,居民们没少抱怨。垃圾桶满了,有人会把垃圾随手扔地上;碰到野猫翻找食物,垃圾桶常常被搞得“面目全非”,垃圾被翻得到处都是;夏天天气炎热,一地的垃圾暴晒发酵,更是阵阵恶臭招来苍蝇蚊虫……

小区撤捅并点后,要求居民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当时这对我们来讲,太麻烦了,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抵触情绪。”曹富梅说,她是接受比较快的那一类居民,垃圾分类正式开始实施仅10天,她就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天守在“撤桶处”,引导居民前往新的定投点分类投放垃圾。

如果仅仅是这样,就能实现垃圾分类,那简直太容易了。“虽然都是熟人邻居,但实际劝导的过程中,还是有太多的小摩擦。”记者了解到,包括曹富梅在内的许多居民,平时看到有人乱扔垃圾,都会主动拍照发在业主群,提醒大家做好定时定点的分类投放。在一点一滴的提醒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家的习惯。

优尼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小区物业工作,项目经理王海波带领员工主动扛起垃圾分类的责任。他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物业也通过各种方法下“苦功夫”。如通过小区的实时公共视频,随时随地发现问题,一旦出现垃圾乱扔现象,物业会安排巡逻保安前往现场进行解决;有些居民图省事,把垃圾堆放在家门口、楼道内,物业公司的保洁人员在打扫时看到,也会及时上门劝说,引导居民前往定投点扔垃圾;居民如果遇到小区内有乱扔的垃圾,可以拍照上传到小区的智慧社区平台,物业公司的后台管家收到信息后,会及时通知业主正确投放垃圾。

“也谈不上有什么好办法,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慢慢影响大家。”王海波说,曾经遇到有居民不自觉,垃圾随手扔绿化带,他便和巡逻保安一起拎着垃圾跟着居民,请他把垃圾分好类再来投放。甚至有个别居民不想暴露家的位置,在小区里反复绕路,大家就一直跟着他,在小区里绕了半小时,直到送“货”上门,向其耐心解释垃圾分类的流程和必要性。“遇到类似情况,我们都是垃圾拎上门再宣传,无一例外,这样才能促使大家养成习惯,形成自觉。”王海波说。

如今,小区居民基本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对此,钟南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斌峰用一组数据说明了一切。目前,钟南社区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了100%,生活垃圾投放准确率达98%,日常的垃圾总量能够减少三分之一。

每天生活在这里的曹富梅感触颇深:“原来一到夏天臭烘烘的,我们老人带着孩子下楼玩都闹心。现在虽然要多走几步路,但环境改善了,设施完善了,大家更有幸福感。”

建点过程“问题”不断,充分征求居民意见

诚然,现在垃圾分类是初有成效了,不过谈及刚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的情形,钟南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斌峰仍然是难以忘怀。“有居民投诉、指责谩骂,甚至阻挠施工,还有一次把我堵在了办公室,不让我下班,真的什么情况都遇到过!”张斌峰回忆,3年前推行垃圾分类,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垃圾分类投放点建在哪里。

“社区一共有三个小区,我们按要求制定‘一区一案’,方案一出来,立即公布在小区业主群征求意见。”谁想到,群里一下“炸开了锅”。

“我年纪大了,想就近扔垃圾,谁愿意走那么远?”“可以是可以,但别建在我家楼下,不仅会有异味,到时候清运还有噪音。”“15幢与14幢之间原先是凉亭,现在变成垃圾房,难道不影响生活环境吗?” ……张斌峰说,看着这些意见接二连三“冒出来”,自己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花了一周时间,张斌峰和社区同事一起,一家家上门,争取到了绝大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个别居民因为对投放点设置不清楚,张斌峰就不厌其烦解释,告诉他们投放点采用封闭式的玻璃,加装了除臭设备、中央空调、洗手池……

在香颂花园,一处投放点即将开建之际,又有居民发现了“问题”。“投放点大门朝南,正对着我们楼,异味太大。”有居民提出后,这一幢居民都“跳”了出来,“还会影响风水吧?”“肯定不能这样建!”……当时,作为楼代表的陆雄勇还找到社区,提出了84户家庭的共同诉求——改变门的朝向。

“按照规定,每个社区垃圾分类点数量都有要求,如果此处不建设,那么建设在哪里?很多事情就都要推翻重来。”张斌峰一时间焦头烂额。大门朝向能不能调整?调整了是不是就可以?张斌峰迅速理清思路,召集多方协调开会,改变方案设计,最终将投放点大门朝北开,解决了这个难题。

点位建成之后,干净、整洁、无异味,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称赞。

久久为功,“新时尚”成为“新日常”

其实,摆在张斌峰面前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回过头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张斌峰告诉记者,当初,有一处垃圾分类投放点最终还是没有能顺利建成。

“居民找到我,说他们那栋楼是整个小区的‘楼王’,房价也是最贵的,旁边建投放点,会影响房价。”张斌峰说,原来,按照计划,当时该处点位的地面硬化和硬件设施都已完成,谁曾想,一些居民竟对其进行了拆除。

“不止这一处,社区管辖的其他小区也有没建成的。有些居民联名写信表达不满和诉求,甚至还有人把垃圾桶扔到社区居委会门口。我看到后,整个人都蒙了!”

再次谈起实施垃圾分类时的种种,张斌峰是一肚子的委屈。“压力大的时候,觉都睡不踏实。”张斌峰说。

“但说到底,垃圾分类这件事还是为了大家。”张斌峰说,最终,居民们一致同意减少点位数量、合并建点。“垃圾分类这件事,任重而道远,要与居民携手共治,才能做好这件事。”

张斌峰的真抓实干,也确实给钟南社区带来了亮眼成绩。2022年度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五星小区名单公布,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有3个小区榜上有名。其中,两个小区来自张斌峰所管辖的钟南社区。“感觉一切都很值得!”他笑着说。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在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张斌峰把问题都一一记下,与社区工作人员探讨总结方法经验,形成了一套“七有”垃圾分类举措:计划超前有基础、加强部署有落实、宣传引导有氛围、意见征询有办法、诉求处理有技巧、投放点建设有力度、长效管理有策略。

聚焦突出问题,社区又探索出“一心二聚三通”社区工作法,坚持全心全意服务好社区居民的初心,以党建引领聚合力,逐渐实现社区民心从散到聚的转变,形成了居委会牵头,物业是主体,业委会全程参与的格局。

社区的点滴努力,让“垃圾分类”的时尚新风吹荡在胜浦街道各个角落,成为了“新日常”。胜浦街道党工委委员江森源介绍,胜浦街道努力做好垃圾分类这一民生“关键小事”,不断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经过前期的垃圾分类精准投放摸索后,胜浦街道已经成功实现与科技、大数据结合的相关尝试。比如,考虑到有些居民工作原因,不能在正常投放时间内投放垃圾,香颂花园就已试点运行5G+AI 智能误时投放点,率先解决垃圾分类误时投放问题,既方便了居民,也减少了督导员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