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新春将至,外卖诗人王计兵的第三本诗集《低处飞行》隆重推出。2023年,这位现象级素人作家因为诗歌破圈,被百余家媒体重磅报道推荐,也被千万读者了解关注。在收获无数鲜花掌声、经历一次次高光时刻的同时,他依然稳健地创作,在新诗集《低处飞行》中,这位“叛变”的外卖员用诗歌找补生活,记录普通人且匍匐且飞翔的日常,同时讲述了自己在得到无数“恩情”后的别样经历与感悟。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白雁
王计兵,是2023年超级网红外卖员、以两本诗集成功破圈的“素人作家”、作家协会特别亮眼的新会员,也是因痴迷于写作而被家人、世人视为不正常的普通打工人,还曾是疲于奔命的捞沙人、建筑工人、摆摊小贩,甚至是拾荒者……在经历了诸多职业体验后,他把自己稳定在了一个“新就业”里——外卖员。在人生的前半辈子,他始终生活在“低处”,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低处的生活,让他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体悟身边的事物、人情冷暖。
55岁“铁树开花”一举成名后,他不仅收获了“外卖员诗人”“来自底层的行吟诗人”等赞誉,生活更是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个戴着头盔、奔走在城市街头巷尾赶“外卖时间”的人,也忙于赶各种活动,梳理各种访谈的时间:参加各级机关单位的会议,录制节目,接受采访,与各地写作者一起外出采风。2023年的12月,他在昆山家里只完整地待了三天。而当被问及这三天在昆山做什么时,他很自然地说得空就继续送外卖。王计兵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自己从事过的岗位中,外卖员是他最喜欢的,骑在电瓶车上,听着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可以体会到一种飞翔般的自由,这或许近似诗歌赋予他的奇妙感受。送外卖中争分夺秒地骑行,诗歌创作时灵动飞扬的想象,地面的匍匐与空中的飞翔在这位“外卖员诗人”身上得到了奇妙的结合。
矢志不渝的热爱就是救赎
《皮囊》的作者蔡崇达出生于福建的一个偏僻小镇,当初他的老师们都觉得他的作家梦遥不可及。纵观他的文学之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文学拯救了蔡崇达,也成就了今天的蔡崇达。
正像董宇辉所说“我瘦弱地走在跌跌撞撞的暗处,无人问津,没有认同。直到文学让世界看到了我,了解了我。”
无独有偶,作为一个被父亲烧掉20万字手稿的儿子,一个被妻子否定爱好的丈夫,一个被全村人认为失常的病人……年轻时的王计兵也曾在自己的兴趣理想面前黯然神伤,在精神上、心理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幸运的是,即使没有得到最亲近人的认可和支持,他也没有放弃自己对文学的喜欢。更幸运的是,他的感情、才情被伯乐看到,被微博看到,以至于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如果说这是一种救赎的话,是诗歌,是文学把他从一个个人生与精神的低谷和暗处拯救出来,让他得以成长、明媚灿烂地书写,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展示,让全世界看到自己。
心里有诗意,哪里都是平台和土壤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或者更早一些,诗人海子、北岛、徐志摩、卞之琳是一代人的偶像……
狂热地喜欢诗歌的时代,如今似乎已经过去了,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诗歌,书写、朗诵、出版、交流、传播,在茫茫人海中进行情感与精神上的“寻亲”。
在碎片化的时代,长篇写作与阅读是一种奢侈;在快节奏奔跑的时代,情感与灵魂格外需要倾诉、抚慰与安放,这些恰恰是诗歌所独具的优势。王计兵在送外卖的间隙写下一首首充满情感张力与想象的诗行,人们则可以在通勤的路上利用片刻的时间在一首好的诗歌里放飞自己的感情,实现共情,获得抚慰。
心里有诗意,哪里都是平台和土壤,到处都可以绽放诗的花朵。
一朵挨着一朵/一片挨着一片/这么小的花/认真地开着/认真地爱着这个人间……自从我遇到了它们/我就一直努力开放着自己/您好,您的外卖到了/祝您用餐愉快。
组建出人间的第五个季节
王计兵是外卖员,作为“外卖员诗人”的他领受了很多恩情。在具备了一些条件后,王计兵就特别想为同行们做点什么。而他最擅长和喜欢的、实现可能性较高的就是写一本与之有关的诗集,希望以此拉近外卖小哥这个群体跟大众的距离,促进彼此的理解。
于是,《低处飞行》应运而生,这千千万万的外卖员就是千千万万个在低处且匍匐且飞翔的存在。为了直面自己诗歌的主角,打消他们的戒备心,王计兵“潜入”外卖小哥们的各个群落,像模像样地做起了“卧底”。在这里,他看到了找工作受挫的大学生,看到了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看到了手忙脚乱频频出错的新手,看到了初为人母的妈妈……因为他的看到以及付诸诗行,现在我们得以看到,看到这冰雪覆盖的大地上这么多人的这么多故事:
我一只臂膀的兄弟/用单手操作着生活/就连我们双手合十/默默的祈祷,也被他简化/而他举在胸口的单手/更像是佛的一种慈悲。
王计兵的第三本诗集取名为《低处飞行》,源于他为第二届小哥节(中国·浙江)创作的主题诗《低处的飞行》。这些诗歌是外卖小哥这一群体的写照,骑手的春天就是在努力奋斗和相互关爱中组建出人间的第五个季节。基于对小哥们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再加上王计兵自己深切的体会与思考,他的作品就成了以诗歌形式呈现的“人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