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15时,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前后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
呼吸道疾病仍会保持一定流行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正值春节前返乡高峰,国内南北互跨旅游热潮持续,还有远赴境外观光旅游。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容易加速呼吸道疾病传播,春节前后呼吸道疾病仍会保持一定的流行水平。
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雨雪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可能对群众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公众出行要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要带好常用药品。
预计新冠疫情将逐步上升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目前我国新冠疫情仍然呈低水平流行,但近期病例报告、哨点医院检测阳性率等监测数据小幅增加,提示新冠疫情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本土病例中JN.1变异株已成为优势流行株,以轻型为主。随着春节前后人员跨区域流动和聚集性增多等因素影响,预计新冠疫情将逐步上升。
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形势在2023年12月上旬达到峰值后连续2周有所下降,12月底小幅回升,持续高位波动,近三周有所下降。
其中,流感呈回落趋势,但仍是当前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其他呼吸道疾病处于较低水平。专家研判认为,2月份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其中,流感预计在春节前后降至较低水平。
已部署春节前后防控工作
各地要加强值班值守,保持备急状态,统筹调度好医疗卫生资源和专业力量。
“120”急救热线要保证24小时畅通,做好急救转运。
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及诊室要应开尽开,配强医疗力量。
急诊、儿科、呼吸科等重点科室要畅通绿色通道,安排好节日期间医疗服务保障。
要强化关口前移,保护好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满足人民群众就医和急诊需求。
探亲聚会防护措施要做好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春节期间阖家欢聚、走亲访友,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聚餐聚会前,要确认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尽量避免参加聚餐聚会活动。如确需前往,应做好个人防护,聚会时佩戴好口罩,聚餐时注意与相邻人员加大间隔距离。
聚餐聚会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就餐前要洗手,就餐时提倡使用公筷,避免混用餐具。如在外聚餐,应选择证照齐全、干净卫生的就餐场所。聚餐聚会时,在注意保暖的前提下,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聚餐聚会结束后,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或腹痛腹泻等肠道感染症状,应加强健康观察,注意休息,必要时就医诊治。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介绍,合理营养是免疫力维护的重要物质基础,并强调对免疫力重要的三个方面的注意:要确保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要充足饮水,每天平均的饮水量达到1500到1700毫升甚至更多,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出行需求旺盛,春运期间做好个人防护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介绍,春运前9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超1.9亿人次,公众出行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提醒广大旅客朋友,春运期间进入客运场站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一起守护平安健康的出行环境。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