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当你吸烟的时候,吸进去的是几百种有毒成分,其中至少有70种能够致癌。烟草流行是世界迄今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每年导致全世界800多万人死亡。其中有700多万人的死亡是缘于直接使用烟草,有大约130万人是接触二手烟雾的非吸烟者。为增强居民群众控烟意识,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江苏省健康教育协会、江苏省疾控中心、南京市疾控中心等部门联合开展“无烟佳节·与爱同行”活动,并向广大群众发出倡议,过年不吸烟、不送烟,与家人过一个“无烟”健康年。
实习生 赵君婷 詹陈燕 通讯员 刘晨曦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60年烟瘾因心脏病戒除,“无烟年”更健康
1月30日,在活动现场,83岁的周大爷前来咨询,他有着近60年的吸烟史,工作人员为他进行了检测。“一氧化碳数值2.7,还可以,您今天应该没有吸烟。”工作人员说。周大爷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只在前一天晚上吸了一根烟。周大爷从工作时开始吸烟,最多时一天要吸一包到一包半。2021年,周大爷夜里睡觉喘不过气,心跳每分钟只有36次,最终确诊了心脏病,装上起搏器后,医生叮嘱他一定要戒烟。如今,周大爷戒烟还算成功,偶尔会吸一两根。“多出来转转,转移注意力,也就不太想着吸烟了。”他说。
现场,也有从不抽烟的居民测出了数值,她表示,自己的家人吸烟频繁。
为何烟草制品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罪魁祸首是烟草中的尼古丁,其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而且青少年对尼古丁更加敏感,致瘾性更加强大。江苏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曲晨介绍,国家控烟多年,大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逐步提高,但是仍然有一些习俗没有消散,比如过年、过节、结婚时会以烟为礼。“我们非常担心这种习俗潜移默化对青少年造成影响。”
中国国际控烟政策研究(ITC)报告显示,54.1%的吸烟者身上带着两包烟,其中一包是自己用的,另外一包是用来社交的。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陈旭鹏指出,不敬烟、不送烟、不吸烟的社交风尚未形成。遏制烟草在中国的流行,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社会风气,过节不送烟、见面不敬烟,不在公共场所吸烟,需要从你从我,大家一起做起。
果味电子烟风行后被禁售,有害且对戒烟无益
“更让我们担心的,是从2017年、2018年开始蓬勃发展的电子烟产业,入门效应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甚至一些女性跟风尝试。”曲晨告诉记者。苹果味、桃子味、柠檬味,奶茶杯、可乐罐……味道众多,外形新颖的电子烟让许多人降低了警惕性,甚至觉得这种闻起来很香、外观时尚的电子烟是安全健康的。实际上,这些都是电子烟的“伪装”。
世界卫生组织将电子烟定义为电子尼古丁(ENDS)或非尼古丁传送系统(ENNDS)。这些系统加热液体以产生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电子烟对其使用者和周围的人的健康都会带来风险。世卫组织表示: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极易上瘾且有害健康,虽然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确定的是,它们会产生有毒物质,其中一些已知会致癌,同时,暴露于电子烟释放物的旁观者也会面临一定风险。此外,迄今为止,电子烟作为一种消费品,并未在人口层面显示出有效的戒烟效果。
一项纳入91051名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后成为卷烟使用者的风险是从不使用电子烟者的2.21倍。《中国吸烟危害报告2020》指出,使用电子烟可能使人更容易使用卷烟,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为了对电子烟加以控制,以保护儿童和非吸烟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子烟的健康危害,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其中三项核心条款值得关注,首先,学校周边禁止销售电子烟;其次,进一步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这意味着,包括水果味在内的多种口味的电子烟已经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但是记者观察发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仍有部分人群利用谐音、图标,私下销售调味烟。曲晨表示,法律规范了电子烟的市场,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投入、老百姓的共识、企业的配合,来帮助法律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
一口烟70种致癌成分,当心三手烟伤害婴幼儿
一支小小的卷烟被点燃后,吸入人体内的烟雾含有70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几百种是有毒的,包括放射性有毒元素、用于杀虫剂的砷、洁厕林中的氨气等等,而且至少有70种成分能够致癌。
有研究证明,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平均寿命减少十年。烟草中的毒性物质削弱人体的免疫功能,损伤细胞DNA,导致癌症的发生;吸烟能够导致的癌症几乎遍布全身。肺癌、口腔癌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乳腺癌、结肠和直肠癌、急性白血病等;癌症患者被确诊后如果继续吸烟,更易导致吸烟相关的二次癌症病变,同时死亡的风险增加;戒烟不仅能够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还能改善癌症患者的预后。
此外,吸烟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导致心梗和中风,危及生命;吸烟还会直接损伤呼吸道的纤毛和肺泡,降低气道对黏液的清除能力,同时上皮细胞屏障被破坏,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从而引起肺部疾病。牙周疾病、眼部疾病、皮肤老化也是吸烟的“附带品”。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吸烟还会导致阳痿。女性吸烟会导致不孕,影响胎儿发育。
曲晨提醒,吸烟者产生的绝大部分烟草烟雾扩散到空气中,还会形成二手烟,研究证明,二手烟也会导致一些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在封闭性环境里,除了直接造成二手烟危害之外,还有可能存在三手烟的残留,比如衣服上、头发上、家具上等等,仅仅通过开窗通风等是很难消除的。有实验数据显示,三手烟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婴幼儿,是有比较强的危害的。
有人吸烟一辈子也没事? 别拿这些误区当借口
误区:我吸烟多年,要有问题早有了,有些人吸了一辈子烟也没事啊。
事实:戒烟永不太迟。如果一个吸烟者在未曾患上慢性病之前就戒烟,1年后因吸烟致病的机会将降低66%;戒烟10年后患因吸烟而致的严重疾病的概率可以像从未吸过烟的人一样。不是所有的吸烟者都会得肺癌或是早死。但烟草确实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不能根据身边的个别现象做出不明智的判断。
误区:吸烟量小,没什么瘾,不会有什么危害。
事实:这是不对的。首先,吸烟者成瘾性的大小存在个体差异,吸烟量小不一定烟瘾小,不少人每天的吸烟量不大,但是烟瘾却很大;尼古丁是高度成瘾性物质,95%以上的吸烟者会成瘾。其次,每支卷烟燃烧都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尽管吸烟量小,但如果长期规律地吸烟,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误区:吸烟有助于思考问题,我干吗要戒烟?
事实:事实上,由于吸烟者对尼古丁和抽烟的动作产生了依赖,因而在不吸烟时很难集中注意力,产生烦躁、焦虑等感觉,通过吸烟可以解除人体的这些依赖,从而使吸烟者能够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这本来是抽烟造成的恶果。此外,吸烟还会降低脑血流量,因而可能会降低智力,从而进一步影响吸烟者思考问题。
误区:我吸的是带过滤嘴的“好烟”,它焦油含量少,对身体危害不大。
事实:低焦油卷烟并不能降低吸烟者的疾病风险。不论烟草内所含的焦油怎样低,你和你周围的人仍然会吸入数百种有毒的化学物质。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烟”。
误区:戒烟后身体会失去平衡,很容易生病。
事实:很多人认为,多年吸烟,身体已经习惯了烟,一旦戒烟,身体失去了平衡,会很容易生病。也有人看到这样的例子,戒烟后的人反而很快得了肺癌。但事实是,这些人患肺癌并不是因为戒烟,而是因为长期吸烟,已经对身体造成了损害。吸烟者戒烟后,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都会下降,其中癌症的风险下降最慢,要到十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