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等5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现代快报记者发现,苏州刺绣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苏绣研究所”、南京文物有限责任公司的“十竹斋”等,一共17家江苏企业入选。其中,南京“十竹斋”从诞生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
传承400年,起源于南京鸡笼山
十竹斋缘起明天启年间(1621年),由书画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在南京鸡笼山麓设立。史料记载,他把满腔报国之情寄放在经营十竹斋的事业上,三十余年没有出门,专事研究制墨、造纸、篆刻、刊刻书画古籍,兼营古玩。
胡正言力邀吴彬、吴士冠、倪瑛、米万钟等当时名家进行专题创作,更将赵孟頫、唐寅、沈周、文徵明等传世名作进行临摹刻印,最终成就了中华水印木刻巅峰的“十竹斋三谱”——《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印谱》。
其中,《十竹斋笺谱》创新采用“饾版”“拱花”两种技法,将传统印刷术带入了三维时代,成就了世界印刷史上的里程碑,深刻影响了日本乃至东南亚地区书画、版画、印刷术的发展。鲁迅先生对《十竹斋笺谱》尤其钟爱,盛赞为“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清玩之最高成就”。
打开手机随时欣赏,《十竹斋笺谱》获数字重生
从2019年起,十竹斋开展数字化转型,全面建设十竹斋文物艺术品大数据文库,通过3D建模、AR等技术,将“饾版拱花”技艺流程、刊刻材料和制作器具等进行数字呈现。
2023年8月22日,在《十竹斋笺谱》己亥重刊版基础上,十竹斋发布《十竹斋笺谱》数字版,让百年古籍重获新生。实现了全册283幅画面数字重生,在元宇宙中生动呈现典籍背后故事,数字化体验式展示了“饾版拱花”精妙绝技,让广大人民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十竹斋笺谱》数字版分为“元宇宙邀请”“十竹故事”“雅信元启”“百年非遗”四章节,通过数字化的演绎,对十竹斋历史文脉故事及非遗技艺进行了补充介绍,在情景交融中讲述城市瑰宝文化传承的百年风雨,将曾经易失易损的文化典籍转化为不可磨灭的数字资产,让广大人民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未来,将启动十竹斋书画谱重刊工程
“2024年,是十竹斋当选中华老字号的元年。”十竹斋艺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十竹斋将深入做好十竹斋四百年历史文化艺术的研究阐释,继续深化“饾版”“拱花”非遗传承人培育和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并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利用十竹斋数字活化进程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启动十竹斋书画谱重刊工程,推进十竹斋三谱数字活化进程,为老字号与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真正落实“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要求,也让更多人通过新时代十竹斋了解中华老字号中所蕴藏文化内涵、人文特征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