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长江策

江苏省及各市“新春第一会”传递哪些新信号?

关键词1

视觉中国供图

2月18日至1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及13市召开了“新春第一会”,紧锣密鼓部署新一年重点工作,亮出目标任务,经济大省的龙年“新春第一会”传递出了拼经济抢发展的强烈信号。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高达 张晓培 毛晓华 葛小林 庄剑翔 王菲 花宇 严君臣 王晓宇 李子璇 熊平平 曹德伟 高艺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

2月1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备受各界关注。

为何聚焦这一主题?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表示,既是为了在全省上下更好树立抓落实的导向,也是为了更好聚焦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为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打造更强有力的引擎。

信长星强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科技创新”是主攻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是目标定位。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具有与之匹配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产业先导与产业组织功能、资源要素配置能力。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坚定信心、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作出江苏贡献。

江苏将如何推进产业科技创新?

信长星指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要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在科技创新方面,要高度重视“从0到1”的科学发现,着力推动“从1到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在产业创新方面,既要关注产业的未来,又要布局未来的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两篇文章一起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并进,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

会前,江苏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签署合作协议,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许昆林分别为江苏省实验室联盟授牌,为紫金山实验室主任颁发聘书。

推进新型工业化

关键词2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城市强。南京、常州、盐城等多座城市的“新春第一会”,不约而同围绕着“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行。

2月19日,南京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以“新春第一会”的奋进姿态,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全会确定的“3610”目标任务,以产业强市建设为统揽,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走在前、做示范。会上为2023年新增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揭牌。

2月18日,盐城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吹响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冲锋号”。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盐城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并作解读。市委书记周斌表示,要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积极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重抓工业、做强产业。同日,徐州召开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会议指出要扎实做好“四篇文章”,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让全市工业企业唱主角。市委书记宋乐伟在大会上强调,要打造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的制造业强市,到2025年确保工业规模过万亿、制造业占比明显提升,到2030年初步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建成产业强市。

作为新晋“万亿之城”,2月18日,常州召开了万亿之城再出发动员大会,聚焦“锻造新质生产力、催生发展新动能”进行动员部署。市委书记陈金虎强调,全市上下要坚定不移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坚定不移实施“532”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之都、“两湖”创新区等发展重点,永不懈怠、永葆锐气,与时俱进、加压奋进,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2月18日,盐城召开了全市高质量发展暨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市委书记陈忠伟指出,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客观认识形与势、辩证看待危与机,在认清大势、把握大局中进一步明晰目标、夯实措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月19日,镇江召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大会。从2021年起,镇江已经连续四年围绕产业强市召开“新春第一会”。今年的“第一会”突出“创新引领”,是因为创新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扛起生态保护责任,以绿色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回眸过去一年,无锡的“含绿量”持续攀升。2月19日,无锡市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这是无锡市连续第9年以农历新年第一会的形式,专门部署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产业经济与生态环保同频共振。

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3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要让广大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在2024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苏州、南通、扬州、泰州、连云港五地“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均紧紧围绕着优化营商环境。

在苏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场,参会企业均收到了《苏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政策措施》的征求意见稿,苏州问计于企,真诚希望广大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提出反馈意见,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值得一提的是,与今年1月3日苏州“新年第一会”——全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一样,苏州市委、市政府依旧把大会座位的中心区域即“C位”留给了企业代表,各地各部门参会者分坐在企业群体周围。

礼遇企业家的不只是苏州一地。2月18日上午,扬州召开了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全市百余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坐在了主会场最中间、最前面,接收着扬州市委、市政府向大家传递的“放心大胆地干”的强信号。大会上解读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政策措施》《2024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同日,南通召开了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与上述两地相似,政策文件、实施方案也同步落地。当日,南通市2024“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方案(“万事好通”3.0版)正式发布,包含18项突破性、引领性、彰显南通特质的改革举措,推动“六大环境”再提升,打通营商服务“最后一公里”。此外,《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3月1日正式施行,旨在为南通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月18日,淮安召开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这几年,淮安一直把项目和营商环境作为“新春第一会”主题,再次邀请年度经济人物在主席台就座,释放了强烈的抓工业、攻项目、优环境的信号。去年以来,淮安营商环境整体改善,评价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三。值得一提的是,淮安以人大立法形式,将清江浦开埠日7月5日定为“淮安企业家日”,向企业家致敬。

在泰州“新春第一会”现场,市委副书记、市长万闻华分享了四个故事。在提到“新浦童话”时,万闻华表示,企业市场嗅觉最为灵敏、投资决策最为靠实,只要我们把产业生态做好、把为企服务抓好,企业自己必然会化危为机、以变求新,地方发展也就能夯基垒台、借势登高。

在连云港“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马士光在讲话中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聚焦关键重点、精准补短强弱,坚决打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整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