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模式”切换为“开学模式”!2月20日,南京中小学春季新学期报到。上午报到遇上大雨,各校加强了护导力量,有些学校安排了下午错时报到,或21日直接到校开学上课。
通讯员 糜梦逸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 于露 黄艳
模式切换,大部分中小学生上午报到
南京大部分中小学,都安排在20日上午报到。“昨晚赶作业,今早起来匆匆忙忙。”家长金女士说,放假20多天,自己和孩子都还需要调整状态来适应。
“放学的时候如果雨下得很大,要像妈妈一样把书包背在前面”“上楼梯要注意抓好扶手”,南京市翠屏山小学门外,家长耐心叮嘱着孩子,也有学生独自前来报到。孩子们身穿雨衣、撑着可爱的小伞踏入校园。
南京市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老师们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的归来。整洁的校园,一摞摞新书已经准备好,学生们坐进教室,充满活力的校园又回来了。
老师抱孩子跨过积水,温暖瞬间被家长定格
骤降的气温和风雨中,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护学岗”的老师们早早守护在校门前,护送孩子们安全走进校园,让风雨下的返校更有温度。
早晨8点,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门前因大雨而形成了较深的积水,几个孩子正在犹豫着怎么跨过这“咫尺”小水潭,一名女教师二话不说抱起孩子,一个个送到安全区域。这一幕被家长用手机记录下来,在各个家长群流传。
有家长认出照片中抱孩子的老师,是小学部的体育老师陈娟。家长们给她起了个昵称,称她为“最美大力水手”。陈娟老师有点不好意思,“护学本来就是我的工作,还有很多同事、交警、家长志愿者都在为孩子们安全上学默默付出。”
“雨很冷,心很暖。”有家长表示,看到那么多人都在为孩子的安全上学路暖心守护,感到很安心、很感动。
仪式感拉满,一起适应新学期
新学期新气象,发新书、贴姓名条、制作新板报……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丰富的迎新活动,超具仪式感。
在二(2)班,一面充满元宵节氛围的板报十分吸睛。正值开学,该班班主任连盟将孩子们的寒假作业整理出来,并将极具创意的内容张贴在板报上。
连盟介绍,板报的创意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寒假期间,学生作业的一部分就是拍摄一张最有年味的照片。报到这天,连盟将孩子们提交的照片制作成了一面照片墙,见证大家缤纷多彩的寒假生活。同时,孩子们还将假期里的所见所闻书写成文。
放烟火、看龙灯、晒厨艺……这些图文内容既是一份劳动课程,又是一份难忘的寒假回忆。记者注意到,有的小朋友很能干,学会制作了许多地道美食,比如汤圆、年糕等。“孩子们通过图文的形式,将劳动和传统年味结合起来。”
临近元宵佳节,这份板报还增添了许多花灯和贺卡。“这些贺卡都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既可以送给家人,也可以送给老师,更可以送给同学。孩子们在感受动手乐趣的同时,也能向更多人分享精彩的创意和祝福。”
下午报到,部分小学错时安排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部分学校选择在下午安排学生的报到。南京市中央路小学的报到时间安排在20日的13:30,放学时间安排错时,分别是15:50和16:00,避免学校门口出现拥堵。
南京市南昌路小学则是直接安排在2月21日上午8:00到校,报到即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