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滑滑,冷冷冷,江苏这轮雨雪天气最强时段已过,江苏也集齐了雨、雨夹雪、冻雨、冰雹、冰粒、霰、雪七种降水形态,同时给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对交通有较严重影响的道路结冰。
2月22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遭遇了雪、雨夹雪、冰粒和霰等复杂天气,外出只能开启慢行“减速”模式。江苏省气象台持续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出行注意安全。预计全省雨雪模式还要持续两天,元宵节也要在湿冷冰冻中度过,外出赏灯请做好保暖。预计25日全省天气好转。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红艳/文 徐洋/摄
降水相态复杂
南京多地遭遇冰粒和霰
22日,南京很多人期待的鹅毛大雪没有出现,从22日上午开始的降水过程,雪花虽然时有飘下,但总感觉不纯正,形态有点像是小冰粒,砸在地上“噼里啪啦”。
南京气象部门监测显示,随着本轮冷空气主体南下,22日早晨南京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雪。由于此轮雨雪过程中,南京处于霜冻线附近,所以雨雪相态变化复杂,午后浦口、六合、高淳等多站观测到冰粒和霰等复杂天气。
午后新街口地区,天空也飘下了冰粒子,一粒粒砸在地上、墙面、玻璃上,噼里啪啦不停。行人、车辆纷纷“中招”,脸被“扇”得生疼。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气象台获悉,白天部分地区的降水形态是霰(xiàn),当然也有冰粒。
很快,朋友圈开始科普起了霰的读音,很多小伙伴表示,学了一个生僻字。其实,霰也是冬季固态降水的一种形态,看上去像盐,也像塑料,是一种白色不透明小冰粒,落地时常反弹,多出现在开始下雪时。
霰还是冰粒?傻傻分不清
那么,南京下的到底是冰粒还是霰?二者如何区分呢?
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陆华标进行了科普。气象观测上,霰是白色不透明的圆锥或球形的颗粒,着地会反跳然后会破,主要在阵性降水中出现;冰粒相对来说要小于5毫米,着地会反跳,大多数会破裂,但是外观是透明的。
“平时观测中判断霰和冰粒的区别,主要靠高空气流或层结稳定来判断。”他表示,冰粒是呈间歇性的,一阵一阵的,和雨或雪同时出现,气层相对来说是稳定的。另外,不透明和透明的外观,也是霰和冰粒的最显著区别。
根据陆华标的判断,南京22日下的应该主要是冰粒,“这些颗粒着地反弹,而且跳跃性明显,而且是透明的,透明度非常高,还是比较典型的冰粒现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实际大气会更加复杂和多变,所以相态预报也一直是预报员在冬季降水预报中面临的难题之一。
为啥降水形态如此多样?
雨雪模式下,最近大家应该常常听到“雨、雪、雨夹雪、霰、冻雨、冰粒、冰雹”等词,为什么冬季常常降水相态较为复杂?气象专家解释说,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在大气中不同高度上温度的垂直分布和变化。
如果从地面到高空都是小于0℃比较冷的空气层,雪花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不会融化,最终降落到地面上就是雪。如果在地面附近有一个比较暖的层,雪花在下落的过程中进入暖层之后,就会逐渐融化成雨滴。最后看到就是下雨的情况。
另一个更复杂的情况,冷层的雪花在下落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薄薄的暖层,这个时候雪花表面部分融化,形成液态包围中间雪花的状态。当它继续下落的过程中,又会进入到一个冷层,这时候表面的液态会重新冻结起来。这时候就是冰粒。霰和冰粒的形成条件类似,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如果中间的暖层比较厚,那么雪花进入暖层之后会完全融化成雨滴,雨滴进一步下落,进入冷层之后,不会再次冻结,而是变成一个过冷雨滴。当过冷雨滴降落到地面上时,如果它遇到0℃以下的物体就会迅速冻结,也就是冻雨。
冰雹和前面所讲的几种不同相态的降水形成机理是完全不一样的。冰雹主要是在云中,由于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推动小的冰晶在上升的过程中不断生长壮大,变得越来越大,当冰雹变得足够大,而上升气流托不住它的时候,它就会下落到地面,形成冰雹。
元宵节有雨雪冰冻天气,周日天气转好回温
雨雪退场倒计时
这个元宵节,天公不作美。23-24日全省依旧有雨雪冰冻天气,气温偏低。
逐日来看,2月22日20时至2月23日20时,沿淮、淮北及江淮之间中西部地区阴有小雪,其他地区阴有小雨夹雪或小雨。最高温度:东南部地区5℃左右,其他地区2~3℃;最低温度:西北部地区-5~-4℃,有冰冻,东南部地区1℃左右,其他地区-1℃左右。
2月23日20时至2月24日20时,沿淮和淮北地区阴有小雪,沿江和江淮之间中西部地区阴有小到中雪,局部大雪,其他地区阴有小雨或小雨夹雪。最高温度:淮北北部和东南部地区4~5℃,其他地区2~3℃;最低温度:西北部地区-4~-3℃,有冰冻,东南部地区3℃左右,其他地区0℃左右。
2月24日20时至2月25日20时,苏南南部地区阴有小雨并渐止转阴,其他地区阴转多云。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7~8℃,其他地区5~6℃;最低温度:沿淮和淮北地区-4~-3℃,有冰冻,东南部地区1℃左右,其他地区0~-1℃。
总体上看,此轮雨雪天气将持续到24日。周日天气将迎来好转,保持低位徘徊的气温也将迎来回升。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 阴有雨夹雪或雪,雨雪量中等 偏北风4级左右 -3~3℃,有冰冻
明天 阴有雨夹雪或雪,雨雪量小到中等 偏北风3到4级 -1~2℃,有冰冻
后天 阴转多云 偏北风3到4级 -1~7℃
行人、车辆都切换为“慢速版”
路滑!小心跌跤
21日江苏继续出现雪、雨夹雪、冻雨、雨、冰粒、大风、雷电等复杂天气,除省内东南部地区外,其他地区出现不同程度道路结冰。22日白天(05-16时)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地区出现小雪、雨夹雪和冰粒,东南部地区有小雨,其他地区以阴天为主。
全省来看,22日午后雨雪过程主要集中在沿江及以南地区,室外犹如“冰窖”。受雨雪影响,除了东南部苏州、南通的局部地区外,22日全省其余大部分地区气温都降至零下。低温冰冻,道路结冰严重,提醒公众出行一定要慢行。
雨雪、冰粒、霰等堆积在地面,地面仿佛成了“滑冰场”,很是湿滑,外出也开启“困难模式”。不管是外出的行人,还是行驶的车辆,都自动开启了减速模式,小心翼翼匀速前进。因为稍微不注意,就会打起“出溜滑”。
道路结冰橙色预警,防摔提醒请收下
考虑到本轮雨雪天气将对交通出行带来显著影响,南京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省气象台也继续发布了道路结冰橙色预警:预计22日夜里到23日除苏州东南部以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对交通有较严重影响的道路结冰。特别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尤其老人、婴幼儿尽量避免外出。
如何防摔?五点建议看过来:
1.走瓷砖铺设的人行道时,尽量挑水少、冰少的地方;2.放低重心,慢慢走;3.出门选择合适的鞋,尽量选择鞋底摩擦系数大的;4.走路宜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步幅不要过大;5.双手尽量不插在口袋里,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万一跌倒时还可以紧急支撑。
紧急通知
南京扬州镇江泰州等多地中小学(幼儿园)今日调休
受雨雪及低温天气影响,江苏省多市出现了对交通有较严重影响的道路结冰等。南京、镇江、扬州、泰州等多地紧急通知,中小学(幼儿园)等今日调休一天,2月25日(星期天)到校上周五的课程。
各地要求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将调休安排及时告知到每一位学生家长,做好安全提醒,并对学生居家生活和学习进行跟踪指导。对居家无人照顾、需要学校提供照管的学生,可由家长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学校统筹安排、提供服务。学校要落实值班制度,切实做好校内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常州教育局通知,不能到校的学生,学校将提供线上教学服务。
综合消息
南京交通部门、城管部门开展融雪除冰作业
以雪为令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中心获悉,截至22日15点30分,48小时内南京公路共出动1240人次,巡查车辆318辆,使用融雪剂373吨,确保全市国省干线、过江通道、市管高速的通行。
据悉,南京公路共在全市国省干道沿线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32处,集结突击队43支,人员1097人,装载机46台,推雪板172台、自卸车30台、融雪撒布机132台,其他应急设备403台,砂石料300吨,融雪剂3092吨,确保辖区内干线公路安全畅通。截至22日15:30,48小时内南京公路共出动1240人次,巡查车辆318辆,使用融雪剂373吨。
以雪为令,22日,南京各区城管部门都行动起来,对辖区主要桥梁和主次干道进行巡查,针对部分桥梁、路段、地铁公交站台等结冰现象,及时组织突击力量进行扫雪防冻工作,重点做好路面积雪清理和机械撒布,防止桥面、路面结冰上冻,确保道路畅通。
重点对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民生场所出入口及时清扫,在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过街天桥等地铺设草垫,防止行人滑倒。
据悉,目前各区扫雪机械车辆也已经出动,对辖区内的桥梁、坡道等存在积雪结冰路段抛洒环保型融雪剂,对一些主要路段扫雪除冰。
城管队员还在学校等地进行保障。雨花台区城管执法大队组织队员在南京市力学小学金地自在城分校,赶在学校放学前清除门前积雪,保障学生放学安全。
城管执法人员还及时沿街巡查,提醒商家自扫门前雪。
江苏高速部分路段限速限车型,南京67条公交停运
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获悉,截至2月22日18:00,受降雪路面湿滑影响,江苏高速部分路段采取了限速、限车型等管制措施,无封闭管制路段。
徐州市气象台22日发布了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息称,城区多地将出现对交通有严重影响的道路结冰。
22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公交集团、江宁公交集团获悉,受雨雪天气影响,南京当天共有67条公交暂停运营。江宁公交集团将根据雪情和实际路况对线路进行适时调整,届时公交集团将及时通过“宁易行”APP提前发布相关信息。
通讯员 陈晓东 叶良春 吕行
施晓光 周晓 金媛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 赵丹丹
春雪舞金陵
22日,充满龙年年味的南京飘下一场春雪,银装素裹下的六朝古都,瞬间美成了金陵。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