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26岁的邓琪正忙着准备自己的毕业答辩内容。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也是爸爸深感骄傲的孩子。尽管出生时不幸因脑瘫落下残疾,但他拥有超乎常人的坚强,带着家人、师长和朋友们的爱,他以非凡的毅力改变着个人的命运,勇敢追逐着梦想。
通讯员 董航 实习生 靖然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于露
与自己赛跑,他勇敢追梦保研南航
邓琪出生时不幸罹患脑瘫,因为母亲难产,他几经波折才侥幸活了下来。出生没有多久,他又因为一场高烧,落下了残疾。
“小时候没有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也非常叛逆。”邓琪说,直到初中升学时出现困难,看到奶奶在哭,“我这才发现自己实在过分。”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抱怨过、控诉过,但他更明白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对抗命运的不公。功夫不负有心人,邓琪顺利考上了安徽工业大学。上大学后,他更加努力,周末也在复习巩固知识点,他还积极报名参与竞赛。
邓琪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件事。大一时,他兼职做物流员,想帮家里减轻生活负担。在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后,辅导员找到成绩优异的邓琪。“辅导员说,经常看到我骑电动车送货、爬楼梯送东西很辛苦,如果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成绩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提升,以后可以通过学习来给家里减负。”
邓琪特别感动,本科四年,他的平均学分绩点名列专业第二,曾获得过4次“校级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荣誉,毕业时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毕业生”,并被保送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成功发表三篇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
2020年,邓琪获得硕士推免资格。那一年,正是新冠疫情暴发,他看到无数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置生死于度外。深受感动的他,也渴望在硕士阶段能够从事医学方向的研究。于是,他向南航机电学院智能医工检测课题组的姚佳烽副教授发了自荐邮件,不仅交代了自己的身体情况,还表达了自己想为医学技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的志向。
对于邓琪来说,硕士生活是忙碌的。看文献、做实验,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他经常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这也是他日常学习的常态。“我想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不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中要全力以赴地努力。”
在研一下学期,他开始负责基于电阻抗技术的乳腺癌检测设备的研发工作。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本人的不断努力下,他成功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荣获“2023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他,还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
这项发明专利基于他的课题《基于电阻抗技术的乳腺肿瘤检测方法研究》,邓琪解释,传统的乳腺肿瘤电阻抗检测采用单一的电阻抗成像技术和生物阻抗谱技术检测乳腺肿瘤,不能同时获得乳腺肿瘤的位置和种类(良性或恶性),本专利将电阻抗成像技术和生物阻抗谱技术结合起来,从一个系统中获得乳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种类信息,实现相关病变区域的精准成像。“目前,这项专利已经在临床试验阶段,后面我还会继续优化。”
收到多个offer,他是爸爸口中特别骄傲的孩子
看电影、约着好朋友爬山,这是邓琪忙碌的学业之余,放松自己的方式。在他看来,自己性格比较外向,虽然偶尔会感到自卑,但同学们友善的对待让他非常安心。
从小孝顺善良,心怀感恩之心的邓琪,还多次将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挣得的收入捐出用于灾情救助。他想将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与力量传递给他人,这让他感到安慰和踏实。
临近毕业,邓琪收到了几个不错的offer。最终,他选择了一家国防单位做电气系统设计师,希望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的需要。
他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爷爷奶奶,“他们从小就特别疼我,看到他们很满意,我也很开心。”一家人都对邓琪目前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他也成了弟弟的榜样。“我爸爸经常对我说,我是一个特别让他骄傲的孩子。”在未来,邓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工作,不断提升技能,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