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

“元宵经济” 拉满节日仪式感

买汤圆的人排起长队

扫码看视频

元宵节吃一碗糯叽叽、甜蜜蜜的元宵、汤圆,愿新的一年幸福圆满。2月23日,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发现,南京街头巷尾的元宵、汤圆铺子生意火爆,不少市民排队购买。“元宵经济”热气腾腾,节日氛围感满满。除了传统风味的元宵、汤圆,“柿柿如意”、萌趣龙头等创新汤圆也受到追捧。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史童歌 杜雪迎 文/摄

儿时味道限定热卖

每年1月1日,南京传统的夫子庙“老太叠元宵”都会准时出摊,一直卖到农历正月十八。2月23日,临近中午,“老太叠元宵”的小推车旁有二十几个人在排队等候。

“节前这几天是最忙的,来买的人特别多,昨天下午1点多就全部卖完了。”老板王顺英是“老太叠元宵”的第三代传人,她告诉记者,节前元宵供不应求,除了来现场买的,还有不少人在线上订购,有人一次就团购了200多袋。

“老太叠元宵”已经卖了70多年,经典的香糯米五仁元宵的馅料,由桂花、黑芝麻、白糖、瓜子仁、松子和红绿丝6种配料组成。“元宵是滚出来的,把切成小块的馅料放在糯米粉上一层层地翻滚,这也就是叠元宵的特色所在。”王顺英说,煮叠元宵大有讲究,要先大火滚一分钟,再用小火焖一刻钟,这样煮出来才不会生。

对不少老南京人来说,“老太叠元宵”是记忆中的年味。南京市民许先生排了20多分钟,终于买到。“从小吃到大,每年元宵节前都会来买,这是不变的儿时味道。”许先生表示,吃元宵是一种过节的仪式感,正月十五的早晨一定要和家人一起,煮一碗热腾腾的元宵吃。

吃的就是这口年味

在南京,有不少远近闻名的汤圆小店。

“老板,来份中碗的汤圆,黑芝麻和豆沙双拼”“40个生汤圆打包,再来两碗汤圆汤”……中午12点左右,位于建邺区茶南的安家桂花汤圆店门前,30多名顾客正排队等候。不大的店面里,六七个人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有人负责包汤圆,有人负责煮汤圆和熬汤,还有人负责打包。

节前,藏在曹都巷的罗家桂花汤圆同样生意红火。“节前这几天,顾客明显多起来了,正月十五人更多。”小店负责人罗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人多时可能要排队等1个小时才能买到。“最近有不少顾客线上团购生汤圆,一次会买几百袋,也有寄快递到外地的。元宵节吃的就是这口年味。”

花式汤圆造型吸睛

除了传统黑芝麻、豆沙馅汤圆,各种新口味、新品类的汤圆也格外受消费者喜爱。在秦淮区的一家商超内,“柿柿如意”汤圆被放在冷冻柜显眼处。这款黑芝麻馅汤圆一包有10只,被做成小柿子的形状,造型萌趣十足,还自带美好寓意。

除了“柿柿如意”汤圆,龙年限定款汤圆也十分吸睛。某品牌推出“钱龙进宝”芝麻汤圆,一袋6只,其中3只是萌龙造型,还有3只是元宝福袋造型。2月23日下午,记者在线上零售平台看到,南京部分门店的这款汤圆已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