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大江苏

终于天晴了,但厚冬装别急收

本周还有降水降温过程

过去一周,江苏持续阴雨雪天气,天气现象复杂,温度显著偏低。随着雨雪结束,昨天阳光终于露面。根据省气象台预报,在周初阳光短暂“营业”后,本周江苏还有一次降水和降温过程,气温回升乏力,厚冬装别着急收。

阳光短暂回归,仍需注意冰冻

江苏本轮雨雪过程结束,2月25日久违的太阳终于露面,不过全省气温仍处于偏低状态。早晨,丰县温度最低仅有-8.1℃,到了午后2点,各地气温仍然是个位数,连云港赣榆的最高温度只有5.7℃,体感寒冷。

26日到27日江苏以多云天气为主,江苏省气象台25日变更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预计26日南京、镇江、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等地的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气温缓慢回升,但有些乏力。26日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7~8℃,其他地区5℃左右;最低温度:全省大部分地区-3~-2℃,东南部地区1℃左右。27日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8~9℃,其他地区6~7℃;最低温度:沿淮和淮北地区-5~-4℃,有冰冻,东南部地区1~2℃,其他地区-2℃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早晚仍有冰冻现象。虽然大部分道路的冰雪已清理干净,但部分小路和内部道路仍可能有覆冰,请大家注意安全。

本周还有一次降水和一次冷空气过程

阳光短暂回归后,还有降水和冷空气过程。根据省气象台预报,28-29日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降水相态以雨为主。2月29日-3月1日有一次冷空气过程,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3~7℃,并伴有陆上5~7级、江河湖库及沿海海面7~8级大风。

具体预报来看,26日全省多云。27日全省白天晴到多云,夜里多云转阴。28日淮北地区阴有小到中雨,其他地区阴有中雨,局部大雨。29日白天沿江和苏南地区阴有中雨,其他地区阴有小雨,夜里淮北地区阴转多云,其他地区小雨渐止。3月1日苏南地区阴转多云,其他地区多云到晴。3月2日全省晴到多云。3月3日全省白天晴到多云,夜里多云转阴,部分地区有小雨。

气温回升缓慢,最高温仅有个位数。羽绒服、秋衣秋裤都还得穿。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红艳

■热点解读

说好的“全球变暖”,寒潮为何这么凶?

现代快报讯(记者 是钟寅)降温、暴雪、冻雨……这个冬天,一波波寒潮频繁南下。刚刚过去的元宵节,江苏南部又出现一轮降雪过程,直到2月25日上午,南京不少地方仍能看到一层“冰壳”。科学界都在说全球变暖,为何今年冬季这么冷?

最近,各种天气新闻频上热搜。春节假期里阳光灿烂,一些在户外运动的人已经穿上了短袖T恤,可元宵节全国多地飘雪,大家又把羽绒服裹上。

气温“蹦迪”把大家折腾得不轻,2月17日到21日,寒潮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微博“中国天气”发布话题#同一天我国气温最大相差77.7℃#,2月20日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昌江35.1℃,最低气温出现在黑龙江漠河-42.6℃,两者相差了77.7℃。

全球真的变暖了吗?从全年气温的角度看,全球变暖并未停止。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正式确认2023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候异常也引发了全球各地高温热浪、干旱、暴雨洪涝、台风/飓风和森林野火等诸多气象灾害。因此,强势寒潮只是全球变暖带来的诸多极端天气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升温幅度增大,极端天气的强度与频次可能还会增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发布报告指出,全球每0.5℃升温将造成极端热事件频次和强度明显增加;每0.5℃升温将造成强降水和一些区域农业和生态干旱明显增加。

强势寒潮与全球变暖,本质是气候变化的一体两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由于北极海冰的快速融化,冬季北极地区上空大气吸收热量,北极变暖放大现象凸显,使得大气不稳定度加剧。大气呈现环流特征,冷气团一旦偏离极区位置,使得高纬度强冷空气容易向南侵袭。寒流暴风雪、寒潮强冷空气时有发生,冬季出现所谓的“暖北极、冷欧亚”现象。同时,受全球变暖影响,大气中水汽量更多,当冷暖气团交汇时,会释放出更多能量,使暴风雪有时候更加剧烈。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 多云到阴,部分地区有时有小雨或小雨夹雪,东北风3到4级,-2~6℃,有冰冻

明天 多云转阴,偏东风3到4级,-2~8℃,有冰冻

后天 阴有小雨到中雨,东北风3到4级,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