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无锡

就业档案“私人定制”、“1+1”爱心岗兜底帮扶…… 惠山区用心用情圆残疾人就业梦

近日,无锡市惠山区7场残疾人“家门口”招聘会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为辖区残疾人送去近200个岗位。就业档案“私人定制”、“1+1”爱心岗兜底帮扶、创新“产业+”……惠山区多样化、可持续助残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圆梦”。

高艺

就业档案“私人定制”

“1份高质量就业档案,两次免费技能培训,终于拿到了我梦寐以求的Offer!”听力一级残疾的滕翔,大学毕业后也经历过就业不顺利的困惑和烦恼,然而一份量身打造的就业服务档案,让他对自己有了准确的认知,重拾了就业信心。

在惠山,累计3457名适龄就业残疾人拥有了这款“私人定制”高质量就业档案,开启了幸福就业路。惠山区做实就业和培训无缝衔接,近年来,为残疾人提供90多项沉浸式免费技能培训课程,1183人得到职业技能提升,残疾人有了更宽、更广的就业创业空间。

“1+1”爱心岗兜底帮扶

“1+1”上岗模式指的是“一对一”帮扶,针对残疾人家庭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轻度残疾人带动重度残疾人就业、健全人带残疾人共同上岗,母女档、夫妻档、父子档互助式在同单位工作,解决就业难现状。

惠山区30家企业推出多个岗位,目前已有27户就业特别困难残疾人家庭成功上岗,“1+1”爱心岗尝试初显成效。同时,全区共有残疾人之家22家,吸纳439名有就业意愿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在家门口辅助性就业,为就业最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产业+”助残增收可持续

“工作不累,每天上班就是给菌菇‘喂水’,记录下温度、湿度。和菌菇‘一起成长’,很好玩。”2月19日,惠山经开区(长安街道)“菌乐园”助残基地一派生机勃勃,20岁的智力残障人士李川川(化名)正忙着给菌菇浇水,对于采摘、包装菌菇等工作她得心应手,通过这份工作,李川川不仅有了收入,还减轻了家庭的照护压力。

近年来,惠山区相继投入运营“菌乐园”助残中心、绿如意创业工坊、“恬小鹿”奶茶店、逸胜文创“美丽工坊”和桃文化“雕刻非遗工坊”等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一大批新职业、新就业形态为残疾人追逐梦想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可能,全区新业态就业残疾人达到383人。其中,“桃文化雕刻非遗工坊”获2023年市级非遗工坊认定,营业额同期增长400%。创新“产业+助残”“非遗+就业”新路子,实现了助残模式的可持续,助力残疾人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更为他们筑起了一处树立自信人生的“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