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国会26日批准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瑞典将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有分析认为,随着瑞典加入,北约完成在波罗的海围堵俄罗斯的最后一块拼图,波罗的海将成为“北约湖”。只是,俄罗斯在此区域有重要前哨,仍然具备反制能力。
作为冷战产物和区域性军事组织,北约在冷战结束后持续东扩,在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又启动北扩进程。分析人士指出,瑞典和芬兰这两个长期奉行军事不结盟政策的北欧国家放弃中立政策,恐将面临卷入军事冲突并成为阵营对抗牺牲品的风险。与此同时,北约不断渲染军事威胁,挑动阵营对抗,导致地区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
据新华社
匈牙利放行,瑞典将成北约第32个成员国
匈牙利国会26日以188票赞成、6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批准了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议定书的议案。
北约吸收新成员需所有成员国批准。土耳其今年1月最终同意瑞典加入北约后,匈牙利成为瑞典加入这一军事组织的最后一关。美国及北约盟友此前一直向匈牙利施压,敦促后者尽快“放行”。
26日是匈牙利国会春季会议开幕日,上述议案获得匈牙利国会批准后,将由总统舒尤克·道马什签字,正式同意瑞典加入北约。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说,瑞典将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瑞典的加入将让北约更为强大、安全。
波罗的海将变为“北约湖”?俄仍有反制前哨
“从地理上看,波罗的海正在成为北约的一个湖泊。”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明娜·阿兰德说。
一些分析师说,“北约湖”的形成对北约有重大地缘意义。瑞典把守着漫长的波罗的海海岸线,还拥有波罗的海最大岛屿哥得兰岛。正式“入约”后,瑞典将完全融入北约防御体系,进一步强化北约在波罗的海的防御态势。一旦与俄罗斯爆发军事冲突,北约有足够优势扼住俄方在波罗的海关键航道周旋的空间。
瑞典加入同样有助于北约在战时经海路增援较为脆弱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国家与俄罗斯接壤,长期被视为北约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些分析师指出,尽管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实力已远不如冷战时期,俄方水面和水下力量依旧能够在这一区域对北约构成威胁。
德国汉堡联邦国防军大学研究员尤利安·帕夫拉克指出,海洋不同于陆地,监控起来十分困难。“北溪”管道遭破坏等事件表明,“仍然很难确切了解海面下和海底发生了什么”。
北约加紧挤压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活动空间,但俄罗斯在这一区域有一处重要“前哨”——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位于北约成员国波兰和立陶宛之间。俄方近年来加强在加里宁格勒的军力部署,包括可以搭载核弹头的导弹。
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教授约翰·德尼告诉法新社记者,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的驻军规模不及苏联时期,但一直保持对水下军力的投入,并仍有能力发起小规模登陆战或威胁北约补给线。
按照德尼的说法,就近距离和远距离打击、核打击而言,“俄军的火力和射程都超过北约在这一区域的成员国”。即使算上瑞典,北约在波罗的海的海军力量也相对有限。另外,一旦爆发战争,俄罗斯可能经由白俄罗斯,打通65公里长的苏瓦乌基走廊,从陆地上包围波罗的海三国。苏瓦乌基走廊是波兰与白俄罗斯边界以及波兰与立陶宛交界的狭长战略地带,可通往加里宁格勒。
“称波罗的海为‘北约湖’将导致自满情绪。”德尼总结说,北约在这一区域仍缺乏遏制俄罗斯的能力。
渲染“俄罗斯威胁”,北约北扩搅动地区安全
俄罗斯国防部此前指出,瑞典和芬兰“入约”被视为俄罗斯面临的最紧迫挑战,原因是北约部队、武器装备可能被部署在这两国境内。俄总统普京曾表示,如果北约在两国部署军队和军事基础设施,俄方必然会作出回应。
瑞典民防大臣卡尔-奥斯卡·博林日前在一份声明中表达了对瑞典被卷入战争的担忧。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瑞典加入北约是“不理性的”,会降低其公民的安全。瑞典原本支持裁军与无核化,而今却可能成为陷入危机和紧张局势的前线国家,甚至沦为阵营冲突的牺牲品。
分析人士指出,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并借机掌控欧洲盟友,成为导致乌克兰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北约今年1月启动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如今又加大北扩步伐,一系列举动恐将给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带来更多风险。
奥贝里说,北约将两个先前奉行军事不结盟政策的北欧国家瑞典和芬兰纳入军事联盟,将对地区安全和整个欧洲的安全构成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不断渲染“俄罗斯威胁”和未来与俄可能的战争,目的是为北约东扩、北扩制造借口,并让成员国民众愿意支付更多军费和参军入伍。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分析人士马克·加莱奥蒂说:“人们正在感到厌倦,对俄乌冲突有明显的疲惫迹象,为此,一些人想吓唬公众,营造一场假想中的俄罗斯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