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精要/社评

“上班比丑”话题为何能火起来

扫码获取 更多内容

近日,有网友称因上班穿得恶心被领导谈话,之后“上班恶心穿搭”引发热议。网友们争相晒出的各种“丑”穿搭也引发人民网评关注,评论称要理解职场人的调侃和自嘲,没必要上纲上线。 “上班比丑”的话题一下子更火了。

如果看过网友晒出的视频,与其说“比丑”,不如说“比搞笑”。博主在展示上班穿搭时不经意展示了一种反差感,互动的评论也在延续这种“幽默”,诸如“脱大衣之前:能有多恶心!脱大衣之后:穿上!”“脱大衣之前:你领导没事找事;脱大衣之后:首先你先给领导道歉,然后再给我们道歉。”这种反差感也是不少高流量视频的共通之处,主打个出其不意。再看博主之前晒的精致打扮后吃喝玩乐的视频,又对应上了热梗“上班唯唯诺诺,下班大放异彩”,难怪突然火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丑穿搭比的是“好玩”而不是“真丑”。员工与工作的匹配度远优先于员工穿搭与工资的关系,如有特别工作着装要求,想必在员工入职时已经知晓。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会形成什么样的穿衣风格,有的地方撞衫会尴尬,而在有的地方和别人穿得不一样,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曾几何时,影视剧中的西装革履范就是精英白领的刻板印象。但对于现在大部分的工作,员工穿衣风格都变得日趋松弛和舒适化。冬季选择衣物的实用性更优先于美观性,谁都知道披大衣比裹羽绒服好看,但大部分人还是将温度优先于风度。

当剔除服饰的社交属性和审美属性,只剩下功能性时,说明那些因穿着被嘲“没有什么在乎的人”的人,其实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感受。可以预见,随着天气升温,这股“怎样丑,都可以”的任性潮流很快要被“怎样美,都可以”取代。

现代快报/现代+

评论员 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