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城事

非遗项目传承人嵇孝华:

斫琴10余年,传承千年雅音

嵇孝华在制作古琴 通讯员供图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拨奏弦鸣乐器之一,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制作古琴的技艺则被雅称为“斫琴”。近日,记者采访了连云港市灌南县非遗项目古琴斫制传承人嵇孝华,探访这项传承千年的古法工艺。

今年50多岁的嵇孝华是“嵇氏古琴(斫琴)”传统技艺传承人,10多年来,他继承家族传统古法斫琴技艺,总结出了一套完整成熟的古琴制作流程。

记者来到嵇孝华家,他正在工作室里制作古琴,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木材香味。受家父从事木匠职业的影响,高中毕业后的嵇孝华开过工艺品门市,从事装潢工作多年。“我们嵇氏家族的嵇康在三国时期制琴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嵇氏后人也不乏有记载的古琴名家,我的祖父、父辈都有斫琴的手艺。”嵇孝华介绍。

出于对继承家族文化的责任,嵇孝华决定学习古琴制作技艺,在父亲的指导下,他搜集关于古琴的文史资料,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斫琴技艺。2013年,他制作出第一张古琴,并获得专家的肯定。

嵇孝华说做古琴的木材至少得是百年老料,木材是琴的灵魂,不同的木材直接影响琴的发声效果。通常琴体材料主要是由杉木面板组成。木材至少先晾一年,之后刷几十次天然大漆,每刷一次都要把琴放进荫房半个多月,阴干后才能上第二次。

嵇孝华的父亲嵇国伦今年81岁,老人家有26年的制作古琴经历,嵇氏古琴制作全部是手工,古琴所有的线条、弧度都是用铲子、锉刀一点点打磨出来。用漆方面更是考究,古琴灰胎要使用天然大漆,才能保证声音自然透出来。由于上大漆时对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一年内只有个把月符合条件,通常一张琴制作完成大约需要一年。嵇孝华能把制作古琴50多道工序运用自如。

“古琴斫制周期长,要经过选材、修型、槽腹、合板、灰胎、髹漆、上弦等工序步骤,考验着斫琴师的美术、木工、古琴弹奏等多方面的功底。”嵇孝华说。好琴需得时光磨。一床上乘古琴的诞生要经过两三个春秋。而如何使琴体、丝弦之间形成良好的共振,更多依靠的是斫琴师个人经验。从一方原始老木,到一床能发出清雅之音的“圣贤之器”,嵇孝华用心传承这一传统文化。王晓宇 殷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