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卖金手镯了?”最近,有网友发现,银行售卖的贵金属不再只有金条和金币,还有许多款式新颖的手镯、手链、吊坠等黄金饰品。有网友表示,银行销售的黄金饰品款式虽然没有金店多,但是价格比金店便宜多了。也有网友调侃道,“打败金店的不是同行,是银行!”银行这是要抢金店生意了吗?其实,这些金饰仍来自于各家珠宝商,银行只是代为销售。专家认为,银行加大黄金产品的营销力度,与近期黄金市场消费热有关。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赟
综合红星新闻
银行卖起黄金饰品,部分品种价格更优惠
在银行可以买到金手镯了!现代快报记者查看了几家银行的App,发现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有黄金饰品出售,包括黄金手镯、黄金吊坠等,款式大多简洁素雅。
记者注意到,每家银行金饰的定价方式略有不同,其中建设银行的黄金饰品是按克重售卖,且不收工费。以一款9克的黄金手链为例,购买页面显示2月29日当天的饰品金价为547.4元/克,手链总价应为4926.6元。同时,当天购买还有18元的优惠,实际总金额只需要4908.6元。
这个价格比许多金店都要便宜。同一天,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多家金店了解到,黄金首饰的克价在578元至628元不等,而且购买黄金饰品一般还需要加上几百元至千余元的工费。记者在金店看到一款与建设银行售卖的黄金手链相似的金饰,克重为9.35克,按照当天金价628元/克,再加上1120元的工费,总价为6991.8元。
当天,市民冯女士正在商场内选购黄金项链,在得知银行也能买到黄金饰品之后,她很惊讶,“我以为银行只有金条,没想到还有手镯、项链,那我一会也要去看看。”冯女士表示,如果银行售卖的黄金饰品价格划算,她会考虑在银行购买。如果价格和金店相差不多,还是会选择在金店购买,“毕竟我的需求是日常佩戴,金店的款式更多、更好看。”
不过,也不是所有银行售卖的黄金饰品都那么“划算”。现代快报记者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中看到,正在售卖的一款古法黄金平安扣吊坠,售价为5450元(未标明是否包含工费),克重为9克,平均每克605.56元。而建设银行售卖的一款“只此青绿”金镯定价19800元(未标明是否包含工费),重量只有20克,算下来每克高达990元。
黄金市场消费热,银行加大金饰销售力度
“打败金店的不是同行,是银行。”有网友表示,银行开始卖手镯,这是要跟金店抢生意了?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中,黄金饰品的销量虽不如金币、金条等黄金制品多,但仍有不少销量过百。比如“萌虎添翼”黄金吊坠已售247件,古法圆满金环也售出124件,其余黄金饰品的销量也都在几十件上下。
中国农业银行某分行工作人员魏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农行几年前就有黄金饰品售卖,以3D硬金制品为主,基本都是一口价。“目前售卖的黄金饰品一般在1000元~2000元,价格不是太高,而且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新款式。特别是每年新年期间推出的属相黄金吊坠,很多客户都喜欢。”
不过,仔细查看就会发现,银行售卖的黄金饰品也是来自于各大珠宝商。如建设银行售卖的黄金饰品来自深圳百泰公司、翠绿首饰等多家不同的珠宝公司。工商银行售卖的黄金手镯则由潮宏基出品。
而在商品的详情页,也都注明了银行只作为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及赠品的投资、兑付、质量和风险管理责任。且实物贵金属产品一旦售出,非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和换货。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加大黄金产品的营销力度,与近期黄金市场消费热有关。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黄金消费需求持续升温,全国黄金消费量1089.69吨,同比增长8.78%。春节以来,全国黄金珠宝类消费表现更是突出。专家表示,从银行角度来说,开展黄金饰品业务一方面有助于拓展银行盈利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引流,提升客户忠诚度,并有望带动其他服务业务发展。
东兴证券指出,2024年黄金作为避险资产,有望持续获得投资者和消费者青睐。不过,专家提醒,目前黄金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从稳健投资角度,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根据个人风险偏好进行资产配置,防范潜在风险。
业内分析: 渠道、规模等优势导致银行金价较低
为何近期消费者对银行金镯等饰品的热衷度有所提高?记者获悉,或与春节假期带涨的一波黄金消费需求有关。
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全球黄金市场仍表现出一定的交易活跃度。1月份的交易量达到1750亿美元/日,环比增长15%。这一增长部分归因于中国春节假期前传统实物黄金销量的提升。
从地区来看,据浙江省商务厅统计,2月9日至16日,生肖经济带火金银珠宝消费,多地出现金店排队现象,全省金银珠宝消费同比增长23%。春节期间,上海地区黄金珠宝成为节庆营销“宠儿”,新世界大丸百货黄金珠宝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3%。
2023年底,国内金价一路上涨,带动黄金饰品价格走高,这也让消费者们将目光瞄向价格较低的银行黄金饰品。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银行消费金首饰相较于金店来说具备价格低、纯度高的特点。近年来,银行推出的黄金产品由单纯的金条逐渐向金饰延伸,虽然制作工艺还不如金店,但对于黄金投资者而言实际差距并不大,其价格更低的原因包括渠道成本、制作费用、规模成本等。
2月29日,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记者,银行贵金属业务的发展,使得消费者对黄金的投资和收藏更加信任和方便。银行提供的金手镯款式多样,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2023年以来,国内黄金市场持续火热。根据世界黄金业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2023年中国国内金饰消费金额达2820亿元,创历史新高。
从珠宝巨头们的财报中也可以窥见黄金类产品的涨势。周大生珠宝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共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9.81%至124.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8%至10.95亿元,前三季度品牌收入主要靠素金业务拉动,报告期内该品类同比增长52%至104.7亿元。
周大福2024财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由于持续优化定价策略及提升营运效率,加上受惠于黄金价格上涨,营业额同比上升6.4%至495.3亿港元,上半年主要经营溢利增加37.7%至59.89亿港元。
对于2024年行情,中金研报表示,考虑到黄金饰品稀缺的消费和投资属性,及逆全球化背景下央行购金需求增加对金价的支撑,预计2024年黄金珠宝行业增速仍有望领先于可选消费其他板块,高黄金产品占比公司较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