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关注/热搜

“让旅客把我们的爱心带到全国各地!”

南京交通“爱心始发站”获评第十批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爱心始发站”工作人员为摔跤受伤的旅客简单消毒

引导和帮助旅客使用自助购票机购票 通讯员供图

“我来帮您拎行李,您上电梯牵好小朋友。”“这个便利店暂时没人,急的话那边还有一个。”2月29日下午,南京公路客运站务有限公司南京站内出发的旅客渐渐稀少,“眼里有活”的值班站长陈炯却不时忙碌着。日前,陈炯所在的南京交通“爱心始发站”获评第十批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在“微笑站长”王凤瑛、“爱心天使”李瑞、“服务明星”陈炯三代全国劳动模范带领下,“爱心始发站”的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工作岗位,传承发扬学雷锋精神,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真心、热心、贴心为旅客排忧解难。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 实习生 时伍仪 吴松霞

“让旅客把我们的爱心带到全国各地!”

今年1月15日,一名乘客在南京汽车客运站服务台求助:“我的包丢了。”原来,这名乘客从仪征乘车来南京,不记得包在哪里丢了。陈炯立即拨打仪征和南京两地交通运输公司的电话,最终确认了行李位置,并想方设法将行李送回。寻找失物、问询、引导、困难帮扶等这样大大小小的事件,仅今年2月份,“爱心始发站”就做了6000余次。

“王凤瑛站长不仅微笑服务,还勇于创新,开创了车站的‘昼夜服务’、站内餐食服务等。‘爱心天使’李瑞把她的一腔爱心全部倾注给了旅客。我其实是站在两位师傅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陈炯说,南京交通“爱心始发站”服务品牌创立于2002年,当时车站拥有380余条班线,是开往全国19个省份64个地区的汽车始发站,取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想“让旅客把我们的爱心带到全国各地”。

如今,服务班班长周辰星、副班长魏昌翠、王小秋、陈丹娜、张钰敏、朱金萍……这些80后、90后接过了三代全国劳动模范的接力棒,“爱心始发站”也吸引了南京公路客运站务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集体参与。在工作中,大家始终牢记雷锋“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员们规范服务、忘我服务、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在实践中创造了“爱心行李车、爱心残疾车、爱心便民服务车、爱心送水车”等四小车推送服务以及“一问、二听、三看、四帮、五到位、六勤、七心”的特色服务法,得到广大旅客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和好评。他们还专门制定了标准化客运服务礼仪、陆上空港式岗位操作规范和爱心服务心法等三个层次的客运窗口服务人员规范,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以此为蓝本,形成了系统性、创新性的《南京交通长途客运服务行为规范》手册。

从服务岗位到热心公益,将爱心与志愿服务延伸

“学习雷锋,做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要快乐,做志愿者”是南京交通“爱心始发站”灌输给每位员工的车站文化和生活理念,车站许多职工都是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分子。

在南京江宁区,有一个“爱心始发站”坚持了13年的志愿服务基地。每一年,志愿者们都会精心准备玩具和生活用品,来这里看望康复的特殊儿童,为他们带去温暖和祝福。据悉,这里的特殊儿童在康复后大多数都能进入普通小学进行常规学习。而志愿者的到来,能让这些特殊儿童多多与人交流,避免和社会脱节。“在志愿服务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基地老师们的博爱与耐心,这对我们也是一种学习、促进,能够反哺到‘爱心始发站’日常对旅客的服务中去。”陈炯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南京交通运输窗口单位,南京交通“爱心始发站”还不断让学雷锋精神影响至社会各界,每年都有许多大专院校的青年志愿者主动到车站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车站建立起志愿服务接待管理机制,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简单的站务服务引导、问询、重点旅客帮助等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迅速开展服务。同时位于车站负一楼的“南京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为全市广大青少年学习安全出行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工服务拓展空间、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每年寒暑假,车站都要接待市中小学生假日活动,车站工作人员成为安全宣传员、课外辅导员和义工服务倡导者,引导鼓励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志愿服务。

学习雷锋,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南京交通“爱心始发站”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始终传承和践行着雷锋精神。在日常的服务中,在繁忙的节日运输中,在车站的各个岗位上,将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标杆、一种追求,内化于心、外见于行,让爱心与志愿服务不断延伸,用行动和付出打造城市服务窗口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