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聚焦

苏州海关人嵇世华:

十年结对资助 帮山区孩子圆求学梦

嵇世华(左)为一对一助学儿童发放爱心助学金 苏州海关供图

十年来,情系大山,先后组织62名同事参与助学111名学生,助学捐款累计64.16万元;长期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达4600毫升;干一行钻一行,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苏州海关后勤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嵇世华一直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带头学雷锋、做雷锋。

日前,第十批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发布,嵇世华是苏州唯一的“江苏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获得者。“雷锋同志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面对荣誉,嵇世华表示,这既是鼓励,更是责任与使命。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晓安

十年间组织62名同事捐款助学金64.16万元

2014年,嵇世华第一次来到当时的全国极贫乡镇之一,位于黔东南崇山峻岭之中的贵州省黎平县龙额镇。六甲小学位于岑余村六甲寨,距离龙额镇政府近10公里。由于没有住宿条件,每天清晨,全校400多名学生要徒步2到10公里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学,这些孩子中,80%的孩子家长都在广东、浙江等地务工。

望着那一双双天真、渴望求知的眼神,嵇世华暗暗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

从贵州回来后,嵇世华组织成立了“苏州—六甲爱心基金会”,在他的宣传倡议下,周围的同事、亲友纷纷加入,积极捐款捐物,为六甲小学困难学生送去学习、生活用品,解决孩子们的学习、住宿、伙食等费用,并对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截至2023年12月,共有62名海关同事通过他组织的基金会参与助学111名学生,累计捐款助学金64.16万元,以实际行动为国家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

这么多年,嵇世华先后8次深入贵州黎平山区,他说:“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尽己所能,做一些实事,对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经济上一对一助学,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困难,同时,我们也可以给孩子们一双从大山看世界的双眼,搭建一座大山和世界沟通的桥梁,把世界带到深山里。”如今,结对助学,帮当地孩子走出大山,已在苏州海关蔚然成风。

为了让更多山区学子得到帮助,嵇世华还主动联系爱心协会、爱心企业,设立爱心助学奖学金,同时为学校修建篮球场、校园围墙、图书馆等基础设施,累计社会捐款捐物超50万元。据了解,嵇世华组织资助的百余名山区学子中,无一人因困退学,并有11名受资助学生分别考入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学院和南京林业大学等。

把根扎在基层,始终坚守岗位初心

嵇世华今年50岁,曾在消杀岗位工作了13年。默默扎根基层一线的他,始终坚守质量安全第一宗旨,依法开展检疫处理,率领检疫处理公司连续十二年检疫处理入境集装箱共计746119标箱,未发生质量事故,把关入境货物检疫疫情处理成效显著;率领检疫处理公司连续十二年委托检疫处理出境木质包装共计13175909件,无退货事故,促进出境木质包装检疫处理市场规范有序。

2020年初,因工作需要,嵇世华转任苏州海关后勤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转任后,他默默耕耘,工作成效依然可圈可点。加强本部安保防疫管理,组织部门全年累计测温72440人次、收到访客单2317份、消毒车辆23019辆、消毒快递17927件。严格落实《南京海关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精神,协助扎口部门抓好各项创建工作落实,积极搭建建筑能源管理平台,有效监控与合理管理用电用水情况,全力保障海关工作顺利开展。

嵇世华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2017年被评为“苏州好人”,2019年、2020年、2022年被评为苏州海关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12月被提名为“第二届江苏最美退役军人”,2023年被评为南京海关优秀党务工作者。

除了坚守岗位、热心助学,嵇世华还长期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达4600毫升。“我是共产党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嵇世华以朴素的情怀和默默的坚守,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留下了海关人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