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2024全国两会

江苏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吸引百名中外记者关注

一问一答间尽显“苏”式自信

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对中外媒体开放

记者踊跃提问 肖勇 摄

柯军在回答问题

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对中外媒体开放。当天,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文汇报、澎湃新闻等近60家媒体、百名记者到会旁听与采访。会上,9位代表作现场审议发言,7位中外记者现场提问。面对提问,代表们坦诚作答,一问一答间,尽显“苏”式自信。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鹿伟 徐红艳 卢河燕 徐苏宁 刘伟娟

9位代表发言 “新质生产力” 备受关注

会议上午9点开始。为了抢占有利位置争取提问机会,不少中外记者不到8点就来到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报到,现场为记者们准备的中英文2024版《中国·江苏》很受欢迎。

江苏代表团团长信长星,副团长许昆林、张忠、储永宏、马欣、樊金龙参加审议。会议由许昆林主持。

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江苏省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战略规划委员会主席、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无锡江阴市夏港街道长江村党委书记、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徐光辉,宿迁市泗洪县邮政分公司归仁支局支局长殷勇,江苏天工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小坤,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伟,共9位代表先后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勇当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设产业科创名城、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构筑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内容进行了审议发言。

热点问答

人民日报:围绕推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落实总书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大要求,江苏有什么新进展和新打算?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发表的重要讲话,核心要求就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要求江苏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对江苏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一以贯之的要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重要任务,其中都蕴含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去年以来,我们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技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对标对表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还需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付出更大努力。我们将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重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文章,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产业组织先导功能、资源要素配置功能,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是重大要求。我们将推动全省各地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决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或者搞一种模式。

新华社:请问魏巧代表,您觉得江苏以及全国应当如何推动更多像您这样的“新农人”奔赴乡村振兴一线?

江苏省镇江经济开发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代表:推动新农人奔赴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好产业,依靠产业吸引人,依靠事业才能把人留住。我希望能够打造极具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的农业经济平台,通过效益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投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

澎湃新闻:请问在新时代,江苏将如何保护利用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柯军代表:我的体会有三点:第一是文化遗产的种子一直在,只要我们保护好传承好,就一定能够生根发芽、开出花朵;第二是“老祖宗”不老,关键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三是艺术是无国界的,越是开放越是包容,越是能够相互理解。非常重要的是,非遗要传承、要保护,其实当下更要传播。希望媒体朋友们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有这么美好的东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在实体经济上有哪些“看家本领”?如何持续练好“看家本领”?

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代表:制造业是江苏的“看家本领”,具有产业基础好、创新活力足、优质企业强三大特点。江苏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的企业有50多家,营收规模超千亿工业企业有20多家,超百亿的有200多家。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扛牢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把江苏制造业的“看家本领”变得更强更有韧性。

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加坡与中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今年将迈入30周年。江苏对园区的下一步发展有哪些新规划?

苏州市市长吴庆文代表: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中国开放程度、经济密度、创新浓度最好的区域之一。我们将与新加坡一道,继续发挥好园区的探路、引领、示范的作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节点,二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三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四是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样板。

香港大公文汇报:如何理解“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江苏如何建设?

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陈涛代表:对这一内涵的理解有三个关键词:一是“世界聚合力”,即对全球资源要素的集聚流动力、配置增值力和辐射带动力;二是“双向开放”,即东西互济、内外联动、进出平衡、面向未来;三是“枢纽”,即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江苏重点开展了八项行动,争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同时,从健全推进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服务支撑等三个方面做好保障,确保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光明日报:请问江苏是怎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的,以及应当如何利用好红色资源更好凝聚奋进力量?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代表:我们实施了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载体和形式,让书法、国画、戏剧、剪纸、非遗等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同时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思政精品课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花絮

昆曲流转人民大会堂

“都说讲得好不如唱得好!”回答完提问本要落座的柯军,在主持人建议下,清唱了原创昆剧《顾炎武》选段。“我是武生,去年我出演了顾炎武,我也是昆山人。”接着,柯军现场演唱了原创昆剧《顾炎武》选段。霎时,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响起激扬婉转的昆曲唱腔,古韵悠长。短短20秒唱罢,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说到昆曲,就必然会提到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柯军是梅花奖、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作为昆曲发源地昆山的首部原创昆剧大戏,《顾炎武》由江苏省演艺集团和昆山当代昆剧院联合出品,通过将“昆曲”和“顾炎武”两张文化金名片叠加,向当代观众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