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慧
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作品入选第八、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银奖,入选第九、十、十二届全国艺术节作品展,入选第二、三、四、七、九、十、十一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并获奖。曾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徐州美术馆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参加纽约亚洲艺术周、伦敦奥林匹克美展、意大利美第奇宫等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等国内主要美术馆收藏。主要出版有:《新工笔花鸟·喻慧》《大美为真·喻慧中国画作品集》等十余部。
主要展览:
2008
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9
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11
第五届成都双年展——“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工业文明博物馆,成都
2012
长卷视界——杭州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浙江美术馆,杭州
2014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北京
时空·流痕——喻慧作品展,浙江美术馆,杭州
2015
傅抱石双年展·2015江苏中国画优秀作品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时空·流痕——喻慧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7
美术峰荟——江苏省优秀美术家系列展之“天地悠悠云来去·喻慧作品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19
第四届江苏文华美术奖·江苏省优秀美术作品展,江苏美术馆,南京
2020
文心雅墨——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巡回展,龙现代美术馆,上海
2021
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22
“从你到我”当代女性艺术家绘画提名展,淮安市美术馆,淮安
2023
“春渡夏梦”喻慧绘画展,AIC秋津洲,日本京都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花事初盛,美好如许。3月6日,心花·怒而放——喻慧作品展在南京大学美术馆(仙林校区)开幕。本次展览由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博物馆、南京大学本科生院承办。展期将持续到4月2日。
她的工笔花鸟:
从具象到心象的探索
喻慧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家,她的工笔花鸟画以特有的绘画语言和艺术样式在当今画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次展览以石头和花为主题分为《我山可倚》《繁华若梦》两大板块相互呈现,从具象到心象,从石头的文人属性到繁花的自由和多变,一阴一阳,刚柔并济。通过雅意温和的形象塑造与其背后的精神象征相融合,凸显展览视觉张力,全面展示出喻慧艺术创作的独特路径。
著名美术批评家陈孝信为本次展览的两个板块作了解读:
《我山可倚》石头系列,这个板块是新古典主义花鸟的拓展期,是其青春情感的升华和提炼。这个时期的作品以太湖石为主要题材,将自然的永恒感与个体生命的鲜活、短暂、体悟相结合,石与鸟均有人格化的体现。她将工笔与写意相结合、古典和现代方法相结合、高贵与野逸相结合、阴柔与阳刚相结合,在石与鸟之间对其内心的思考完成了非常好的诠释。她的感性和理性,在对比和冲突中再次达到平衡,艺术格调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成为新工笔群体中的代表人物。
繁花系列,这个板块是新古典主义花鸟的解构时期,这也是图像的再转换时期,颠覆了永恒、颠覆了古典的经典图式、颠覆了图像的平衡感。这一时期,是其情绪、感性的一种爆发式的转换。她已经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创作格局,将艺术指向了未来。
她的绘画表达:
从情感到精神的哲思
石头和繁花是贯穿本次展览的两大主题,也是喻慧最常表现的绘画题材。在大多数绘画里,石头仅仅是绘画中的一个元素。喻慧却让石头做了主角。她在自述中写道“我改变了视角,我把石头拉近了,让人看到石头本身的力量,石头的质感和内涵”。在喻慧看来,这些看似冷漠没有生命的物体却是鲜活的,有着永恒的象征意义。她将自己心灵的感悟,通过画笔来表达,一切都在无声无言之中。她所画的太湖石具有极为抽象的纹理,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黑白关系,没有太重的墨色体积的处理,画面中营造的空灵之境给人以稳重之感。
此次展览中的“铿锵玫瑰”作品是喻慧全新面貌的展示,她把石头炸开了,碎石迸溅到画面之外,石头的力量和冲击力被进一步放大,画面也更具备现代感。这是她从“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中引出绘画的灵感:“石亦有心石亦碎”。
花作为一种视觉现象,可以引发人们对于美好与破灭、存在与虚无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喻慧的作品气息高雅、精致、静美,有时静得让人感到有些孤独,但其中没有一丝牵强的痕迹。她的创作灵感往往就在这轻松甚至有些散淡中不经意地流出,这是她对艺术的思考与敏感。不可否认,她所创造的这些作品的样式已经成为年轻画家当下一种新的时尚,正在流传。如今她的新作充满着她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思考。她描绘了一种存在于潜意识或无意识当中,具有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带有梦幻性的物象,这种花鸟画的表现难度非常高。这足以说明其内心中贮存着许多不确定性的精神指向和多样化的情感寄托。观众通过展览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喻慧作品中所蕴含的哲思。
喻慧的作品中充盈着一种孤独和未知的神秘意味,颠覆了我们对现有形象的原有认知,她把传统工笔绘画带到了现代艺术领域,并诠释了她对人生命运的深度解读。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喻慧的视角,感受石头、繁花别样的力量、质感和内涵,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她作品的张力和艺术的魅力。
展览从策展观念至场内艺术空间都可谓匠心独具。除绘画作品外,还有艺术装置和艺术衍生品,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观念符号也隐匿于展览空间之中,带给观众全新的审美感受。
韩非(作者为展览策展人)
心花·怒而放
□喻慧
当我画“铿锵玫瑰”时,
石头破碎分崩离析,
如心之花而怒放,
破碎的石头象征着困境,
生命与绘画的关系
在破碎的石头完成后得到解脱,
我不再相信有永恒,
但意义何在?
我在个展中画了一个红宝石的手镯,
很小的巴掌大的画,
它在我这里完成了一个轮回,
物质不灭,经过时间的深埋,
人又赋予了它意义:
“而所谓的永恒,
是文化的生生不息、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