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3·15消费维权

记者暗访发现惊人一幕: 乡村脏乱出租屋竟成冻品加工点

一处电商发货点门口杂乱堆放着包装盒

在大甘里,一出租屋内堆放着冻品和包装盒,距离厕所也很近

随意放置的多味鱼干已开始化冻

加工多味鱼串的地方,卫生状况较差

扫码看视频

在南京江宁银杏湖大道168号天环冷冻批发市场东大门附近,有很多个小村庄。靠着市场旺盛的人气,村子里出现了很多类似冷冻品经营部和发货点的场所。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这里,发现每天有大量人员在村子里运进运出冷冻食品、打包寄递,也有人给整箱整包的冷冻食品开封进行二次加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加工者没有健康证,现场环境设施等也明显不符合相关食品加工流通的要求。

实习生 肖佳豪 陈思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孙玉春 文/摄

记者调查

很多出租民房变成了电商发货点

2月28日和3月4日,现代快报记者两次前往江宁谷里街道向阳社区,正对着天环市场东大门的大甘里组比较大,记者发现这里的零散冷冻食品发货点最多。粗略数了一下,有十几家。

没有门头店招、没有张贴营业执照、码得高高的泡沫箱占据了大半空间……记者发现,这些门面基本上不做零售生意,更像是小的快递中转点。屋子里随处可见胶带、打包机等设备。

村里的道路不宽,除少量汽车外,进进出出不停忙碌的主要是电动自行车。

记者在靠里的一家门面探访,一名正在搬运泡沫箱的男子说,他就是做冻品电商的。装货的三轮车上有猪蹄、速冻荠菜馅,还有蚕豆瓣、毛豆仁等豆类冻品,他的同伴则忙着打包。记者问其是否要对冻品进行分装加工,男子称,他都是整箱来整箱去,只是在这个出租屋用泡沫箱打个包,起到在快递运输过程中保鲜防化冻的作用。问其是否有营业执照,男子说,他们在淘宝上有网店,网店是办理了营业执照的,现场这里没有办。

沿着村里的主要进出道路,记者注意到类似的场所有不少。据知情人称,春节前这里更为忙碌。

在向阳社区小圩子组一家同样租用民房的发货点,经营者自称来自安徽。他们正在忙着包装冷冻猪蹄,从桌上摆放的发货单看,有浙江、广东等很多外地客户。据他们介绍,整箱的猪蹄是从旁边的天环冻品批发市场买进的,他们也持有网店的营业执照,现场做的就是打包。他们把整盒的猪蹄拆掉外包装纸盒后,装进泡沫箱里,再重新封上胶带,粘上收货人信息,并插上一张“冷冻品”的卡片,提示快递小哥优先发送。

可以看到,由于没有外包装纸盒,重新包装的产品是不包含生产日期等信息的。据商户介绍,目前生意比较淡,一天也就三十多件。在安全上,他们没出过问题,除了用保温泡沫箱,里面还要根据路程远近放置一定数量的冰袋。“路上近的一两天,远的三四天,不会化冻。”

部分加工者没有健康证,环境比较脏乱

3月4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大甘里8号一家出租房里,有人正围着一张桌子在忙碌。经过询问记者得知,他们是在加工鱼类烤串。

三名女子围坐在方桌旁,正低头串着鱼串,桌子上和地上的包装纸箱里,堆满了鱼干、竹签和串好的鱼串。

问到健康证,几个人一脸茫然;问到有没有营业执照,现场也无人回应。一名女子承认没有健康证,并说自己刚来这里第一天。另外一名女子正端着碗坐在“工位”上喝面疙瘩,一起工作的这几个人都没戴口罩。

现场堆满了半成品,还有很多纸箱纸板,有鱼干掉落在地上,还有几只小狗在屋里跑来跑去。据了解,她们加工的是一种进口的多味鱼干。

记者了解到,在天环市场,一箱30斤装的进口多味鱼干价格是690元,每斤价格是23元。而记者在网上查询,散装的多味鱼干,没有串成串的,价格一般是半斤装为35~45元。网上也有串好的多味鱼干烤串销售,价格相比散装的还要稍贵。

记者在2月28日和3月4日两次探访中,都看到这里在加工多味鱼干烤串。那么,其加工的烤串是否已经流入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加工出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吗?

随后,记者又来到附近另一家民房出租屋,看起来这儿像是一个快递点。里面的中年男子一开始称自己已不干快递了,但一转眼,记者发现靠墙边桌子上有一箱打开的多味鱼干,而且已经开始化冻了。他说自己是要直接发走的,但现场有大量随意散放的竹签和“精品多味鱼串”的包装盒。而且堆放相关物品的地方,距室内卫生间只有几米。

记者问对方是否有营业执照时,他称自己在谷里工业园里有冷库,也办有执照,在这里没有搞经营,不需要执照。问起健康证,他也是拿不出来。

市场监管局

互联网商户不能利用住宅从事线下生产经营

营业执照为网店执照的,租用民房给冻品打包、发货等行为是否合法合规?

江宁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国市监注〔2018〕236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做好电子商务经营者登记工作的意见”第四条规定,以网络经营场所作为经营场所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仅可通过互联网开展经营活动,不得擅自改变其住宅房屋用途用于从事线下生产经营活动并应作出相关承诺。

工作人员表示,在出租民房里打包,也属于生产经营活动,违反了仅可通过互联网开展经营活动的规定。网店经营者如果是经营实体货物的,应该通过订单式发货,从正规的中转仓库直接下单发货,不宜在民房出租屋中转。

此外,《江苏省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中规定:食品小作坊实行登记管理。食品小作坊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并向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食品小作坊登记证。申领登记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具有与生产加工的食品品种、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和设备、设施;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具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

同时,按照该条例,食品小作坊中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生产加工场所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等。

对于江宁谷里街道向阳社区的冷冻食品加工、经营的无序现状,管理部门将如何核查处理?现代快报将继续关注。

江苏省消保委

联合现代快报

提醒消费者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环境优 获得感强 愿消费!”3月12日,不少市民路过鼓楼广场,抬头就会被大屏上的宣传语吸引。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3月12日—15日,现代快报联合江苏省消保委,围绕“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开展宣传,维护消费者权益。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看到宣传语很暖心,“江苏真的在很用心地保护每一名消费者,我们自己也要学会维权,保存相关消费凭证和记录。”

王先生也表示,消费问题其实就在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遇到问题如果能有公信力的平台帮我们维权解决,会让我们很省心。用大屏宣传的方式告知消费者如何维权,很贴心。”

现代快报已于2月22日启动3·15线索维权征集活动,目前已收到不少消费者的投诉内容,现代快报记者正在积极跟进报道,帮助消费者维权,如您有相关投诉线索,请与我们联系。

“现代+”3·15消费维权最高1万元征集线索

又是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在买买买的过程中你踩到了什么坑?有什么想吐槽的?你的消费权益,我们来帮你守护!2月22日起,现代快报推出“消费维权找‘现代+’快快帮”征集活动,向广大消费者征集各类消费维权线索。

你在日常消费中遇到的各种维权难题,都可以通过现代+APP告诉我们,现代快报记者将调查追踪,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根据线索价值,一经采用,奖金1000元起步,最高1万元。

爆料入口:

下载现代+APP,进入“快快帮”栏目,点击“帮办”里的“联系我们”按钮,按步骤进行爆料并提交;也可直接点击“热线96060”进行电话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