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喜爱汉服的人越来越多,汉服文化逐步与流行元素结合,开始走向人们的日常。在徐州,常见年轻女孩们穿着汉服出行、逛街,大大方方地收获回头率。
尤其在徐州市云龙区的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更多人喜欢一边穿着汉服一边感受户部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年62岁的李欣,是徐州云龙汉服制作非遗技艺传承人。除了每天穿汉服出门外,李欣还把徐州的汉文化元素融入汉服设计之中。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郑阳 文/摄
从小看奶奶做汉服,家里小孩从小穿汉服
“小时候就看到奶奶在家里做汉服,我们家小孩从小的时候就穿汉服。” 李欣是徐州云龙汉服制作非遗技艺传承人。她老家在黑龙江,年轻时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了徐州,被这座城市的汉文化深深吸引。
因为从小就穿汉服,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李欣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在徐州开一家传统服装店,这一开就是30多年。
李欣的店里主要经营汉服和旗袍。她说,以前穿汉服的人不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对汉服的热爱也逐渐增加。来她店里做汉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最小的才2岁,最大的80多岁。
汉服成功的秘诀是面料和做工
在李欣的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汉服。她说想要做好一件汉服可不简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面料,另一方面就是做工。她说,汉服一般会选择丝绸和棉麻两种面料,做工就是纯手工缝制。
“2018年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件非常满意的汉服。”李欣拿出她珍藏的“宝贝”说。她说,这件汉服为曲裾款,是一款男女同款的汉服。总长15.5米,她花费了近100个小时才制作完成。选用的是纯蚕丝面料,仅面料成本就4000多元。最大难点是要纯手工完成,整件衣服由12片组成 ,制作时需要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断,不能拆。并且面料非常细,跟头发丝一样。制作时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问题,中间出现一点差错,整个衣服就会出现脱丝,这件汉服就失败了。
大胆尝试,设计徐州特色汉服
汉服的制作有设计、绘图、裁剪、刺绣和成衣等步骤,从汉服的上衣直襟、琵琶袖、飞机袖到下裙的马面裙、对褶,从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两宋、明清到民国时期的不同服饰、妆发特点,李欣如数家珍。
徐州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李欣在这里生活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于是她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尝试把徐州汉文化的元素融入自己的汉服创作中。
在徐州汉文化景区,有一个《车马出行图》雕塑,也是徐州汉文化的代表之一,经过思考和创作,李欣通过刺绣的方式,把图绣在了汉服上。最后,形成了一件具有徐州特色的汉服。当汉服制作出来后,得到了很多人的交口称赞。
为传承汉服制作的技艺,李欣收了一个1998年出生的徐州姑娘为徒弟。她说看到徒弟做出这么多漂亮的汉服,心里特别欣慰和高兴。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可以穿上汉服和喜欢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