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热搜上,短剧市场一路狂飙。“靠两部短剧收入过亿”“日充值破2000万”“横店变竖店”……还有消息称,短剧春节档破了8亿,达到了今年春节档总票房的10%。短剧正在成为新的财富神话?眼下狂飙的短剧市场还能火多久?有从业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前短剧市场大多数剧是亏本的,那些光鲜的财富神话是由头部1%在创造。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新月
火爆的短剧是什么?
春节以来关于短剧的热搜不断。“短剧爆款编剧月入可超10万”“一个寒假靠两部短剧收入过亿”“月薪5000看不起付费短剧”等话题,让人觉得短剧行业是个新的财富巨矿。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微短剧,全称为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
业内根据不同载体对短剧又有进一步分类。比如在长视频平台上播出的横屏微短剧,有的是单集时长变短,有的是集数变短。还有在短视频平台上播出的竖屏短剧,单集时长进一步缩短。再有小程序短剧,直接打破了平台依赖,竖屏显示,单集1~2分钟,集数近百集。单集时长越来越短,剧情转折越来越多,竖屏短剧越看越上头。一般免费观看到10集左右,观众就需要付费观看。
2023年8月,战神题材竖屏短剧《无双》在微信小程序上线,播出8天充值突破1亿元。
今年2月12日(正月初三),《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下称《八零后妈》)上线。据垂媒娱乐资本论,该剧上线当天就冲上DataEye短剧热力榜第二,单日充值过2000万。剧集讲述的是现代女大学生穿越回上世纪八零年代,并嫁给一个离异带俩娃的单亲爸爸成为后妈的故事。截至3月21日,该剧在抖音的话题播放量已有10.5亿次。
据媒体报道,《八零后妈》发行方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押中多款爆款短剧,去年9月开始,点众每月的充值收入稳定在4亿至5亿元之间。
短剧正在创造致富神话?
3月20日下午,记者联系短剧从业者罗翎书采访,直至晚上10点半,他才有空。“一直在忙,选场地、改剧本……”罗翎书说。
罗翎书去年夏天进入短剧行业,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开始短剧的生产,是内容方、出品方和制作方。“做这一行,基本是没日没夜。公司到目前已经制作了近20部短剧,有几部确实做的时候没赚到钱,但整体来说还没怎么亏本过。”
不过作为从业者,他对市场的发展有清晰的认知。“头部的1%在创造致富神话,这是个赢家通吃的行业。”
关于“短剧爆款编剧月入可超10万”的网络热搜,罗翎书坦言,如果是爆款短剧的编剧,月入十万是没问题的,因为可以拿到分成,但可能只是某个月的收入,不是说全年都可以达到。“现在市面上一般能出爆款的编剧,年收入在20~30万元,再厉害一点的编剧可能年收入达到40~50万元,但收入能达到7位数的编剧还是整体偏少。”
罗翎书制作短剧的主要支出是剧本和拍摄。他说,一部剧从写本子到制作完成,周期在两个月。“按现在的市场行情算,一般一部剧的成本要在50~70万元。”
一部短剧制作完成,罗翎书后面就开始找平台方对接发行,把剧的使用权卖出去,剩下的宣发是平台方的工作。
记者注意到,“投流”是短剧宣发的关键点。投流即在互联网平台购买流量,吸引用户。业内人士表示,一部短剧能不能赚钱,投流能力很关键。有经验的投流团队,一般在一两天内通过小规模试水,就能判断这部剧是否会火。之后,他们会决定继续投放,或是及时止损,从而保证投放成功率。
2023年夏天,罗翎书在朋友圈记录共开机4部短剧。其中短剧《狂龙觉醒》,开机到杀青共6天,9月中下旬上了热榜,票房突破了1000万元,到目前还有不定时的分账。
记者在微信小程序上搜索《狂龙觉醒》发现,该短剧只可免费看10集。10集后的内容需要看完广告解锁或者充值解锁更多内容。充值有不同的选择,990金币要9.9元,3000金币要30元等,第11集就需要120金币解锁。或者还可以选择购买VIP年卡365元。
爆款短剧如何练就?
罗翎书一开始入局的其实是网文行业,他发表过几部小说,受到读者好评。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小视频盛行,很多网文网站会请网络剧组帮忙,浓缩网文中的带有爽感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制作成短剧形式的广告,吸引读者前往阅读。这些广告被投放在社交媒体用户的好友动态,或者资讯媒体和视听媒体内容流中。后来短剧兴起,多是网文的“视频化”呈现。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出,短剧的内核是“免费小说”,题材多为都市情感、悬疑探险、古装仙侠等,节奏明快,高潮迭起。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则显示,目前中国短剧市场多以“爽”为内核,大部分的题材都围绕以“打脸”的剧情为主,包括战神小说文改编,古代穿越,重生逆袭等题材,部分视频存在大量“土味”“狗血”内容。
短剧市场内容同质化问题明显,那么爆款短剧是怎么“杀出重围”?
在罗翎书从制作方的角度看来,想有爆款,首先剧本很重要。“春节档爆的片子《八零后妈》,其实之前拍爆过一个版本叫《昨夜思念如风》,这两个剧本都改编自一部爆款网络小说。所以要么是编剧有经验,能写出爆款,要么就是有爆款小说参考。”
此外,罗翎书说,现在短剧的质感也在提升,去年的短剧可能还是网文的一种“视频化”呈现,但今年短剧越来越往好的制作上去走,更像是一种新的视频文化、新的业态。“导演、服化道、后期剪辑节奏等都很重要。还有演员,如果有热门演员参演,粉丝肯定会关注。爆款《八零后妈》的制作就很精良,演员选的也是明星脸。”
狂飙背后,乱象不止
3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短剧游戏概念股等领涨。
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自2月6日起的25个交易日内,短剧相关概念已累计涨近40%。个股方面,捷成股份、华策影视累计区间涨幅超60%,中文在线、因赛集团、蓝色光标区间涨幅超40%。
短剧的火爆,不仅在资本市场上有所呈现,在企业注册数据上同样瞩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国内短剧相关企业现存量达8万家。从注册量来看,近年来短剧相关企业注册量呈稳定上升趋势,2023年注册量达2.26万家,同比增长20.65%。
短剧市场一路狂飙。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6.8亿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微短剧正式渠道发行量达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总和的2倍。
但短剧行业的乱象也不容忽视。3月20日,有网友发帖表示,在网上刷某短剧的时候,发现剧中作为道具的黑白照片中,疑似有一张黑白照片是演员李沁的证件照P的。目前短剧已在首发的某短剧平台中下架。
有网友表示,短剧中侵权的问题颇为常见,比如随意使用有版权的音乐,此外还有网友在短剧上刷到过韩剧的片段。除了短剧中出现的侵权问题,短剧制作方本身也是被侵权的一方,一部短剧在平台首发后不久,就会在各处出现盗版资源。
此外,现代快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短剧”为关键词搜索,有近800条投诉信息,主要包括诱导付费、重复收费、未告知消费者就自动续费、没有退款渠道、虚假宣传等。
罗翎书告诉记者,去年短剧市场就有过一次专项治理,有近千部微短剧下架,包括引起不少关注的《黑莲花上位手册》。“目前整体政策还是比较支持的。比如,2024开年,广电总局发布‘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微短剧不仅成为影视的新赛道,还成为文旅消费的推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