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特别报道

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亿元,税比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释放澎湃动能

全年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亿元,实现非税收入3.45亿元,税比88.9%,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近日,现代快报记者从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获悉,2023年,该区各级财政部门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在砥砺奋进中交出了财政工作靓丽答卷。

“成绩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扣区党工委管委会“绿色会客厅、现代数字谷、创新活力城”的城市发展定位,以“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管,大力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区内重点项目建设,为盐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政支撑。

通讯员 丁洪桂 刘智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振军

顶压奋进 财政指标稳步增长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实力的重要指标。202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下滑明显,盐南高新区财政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千方百计挖潜增收,确保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在具体工作中,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定期通报收入完成、楼宇经济、税源维护等情况,研究会商加强收入征管措施,强化街道组织收入第一责任人意识,确保税收尽快入库、应收尽收。调整建立230个财税经济网格,开展载体资源“大排查”、经济主体“大走访”专项行动,对全区24处重点商务楼宇载体和53065户经济主体进行深入调查,摸排出闲置土地17块,闲置(低效)厂房32处。

同时,出台《税收协同共治工作实施意见》《税费征管保障工作考核办法》,严格执行税源培植维护与财力结算及工作经费挂钩机制,进一步强化各单位“协护税”意识;完善“网格员”+“楼宇联络员”制度,实现楼宇载体动态管理,确保楼宇经济招引有序推进。

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该区现有重点商务楼宇载体24处,已出租面积207万㎡,入驻率76.4%,入驻重点楼宇企业8511户,实现税收16.7亿元;亿元税收楼宇总数达6个,5亿元税收楼宇突破1个,亿元税收楼宇实现税收12.9亿元。

蓄势赋能 产业经济稳中向好

为实体经济增活力,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近年来,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坚持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主抓手,持续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工作。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重点领域发展。去年安排3.7亿元,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招引、产业基金、产业奖补等都市经济发展项目;安排1.3亿元,支持人才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等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项目;安排11.5亿元,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生态城市建设养护等品质生活家园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帮助企业做好先进制造业、建筑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产业等专项资金申报,全年申报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3738万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616万元、商务发展专项资金1047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258万元。全力推动普惠信贷扩面,组织开展普惠金融产品专题推介会,督导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积极推动“小微贷”“苏科贷”“富民创业贷”等政策落地,去年助力中小微企业办理相关贷款5.51亿元,惠及企业152户(次)。

为推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该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成效,做好国企运营专项审计问题整改;加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检查督导,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持续防范化解国有企业经营风险。

攻坚克难 做好用财管财文章

阳春三月,走进盐南高新区,花木萦绕、绿意盎然,一幢幢高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洁净宽敞,一处处公园设施齐全……一幅天蓝地绿、城美人和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事关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民生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财政的兜底保障。”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说,去年,该局足额编制“三保”预算支出,统筹调度“三保”资金,压实 “三保”保障责任。全年,共调度“三保”及刚性支出资金18.3亿元、重点工程建设资金25.8亿元、筹集还本付息资金11.79亿元。落实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要求,保持资金投入总体稳定,健全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全年共向上争取补助资金487万元,发放惠民补贴40项,累计4364万元,惠及2.7万人(次)。持续做好科技、教育、基本民生、城市建管、产业培育等领域的兜底支持,全年,安排民生支出41.8亿元,占比84%。

为推进财政管理再上台阶,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制定《区资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向区国有企业委派财务部门负责人制度》,组织成立区投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资金安全监督机制。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苏采云”系统等财政信息系统运用,做好新旧系统数据库衔接,全区转移支付工作被财政部江苏监管局通报表扬。

同时,该局妥善谋划开展经营性债务管理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工作,超额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隐债“清零”。修订出台《经营性资产租赁管理办法》《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等10项国有企业监管制度,持续督促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目标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全年共审核评价项目305个、预审项目312个。

展望未来 唱响提质增效乐章

2024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将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统筹,兜牢“三保”底线,大力提质增效,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盐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政支撑。

稳增长,多点突破强化收入征管。该局继续把组织财政收入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加强财税监测分析和征管保障,实现辖区税收颗粒归仓、应收尽收。督导街道、园区制定新年度财源培植计划,围绕年度收入目标,预判税收形势,加强监测分析,深耕深挖、堵塞漏洞,确保收入按时均衡入库。持续加强楼宇经济培育,强化楼宇载体及入驻企业动态管理,有序推进楼宇招引,全年计划新招引高资质建安企业33家,确保楼宇经济税收增长10%以上。

控支出,多管齐下优化支出结构。该局树牢长期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持续压减非急需、非重点、非刚性支出,腾出财力用于“三保”、刚性项目等支出。具体表现为,持续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管理,探索零基预算编制模式,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三公两费”等一般性支出;统筹财力,重点关注人员工资和民生保障等领域,足额编制“三保”支出计划,确保“三保”资金足额保障到位。

提质效,多措并举助力经济发展。该局坚持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主抓手,持续服务保障经济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园区发展,全面抓好政策资金落地。统筹各类财政资金,支持项目招引和产业招商,加强重点产业项目资金保障。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政府采购相关扶持政策,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持续推动普惠信贷扩面,协调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惠及更多实体企业。

盐南高新区财政金融局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