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8版:艺+周刊

日文假名入印创作谈

胡轮 1953年2月出生。广东中山市人。1991年南京业余书法篆刻学校篆刻班结业。擅长工稳一路的细朱文、汉白文,及日文假名印、西文字体印等。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印社社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会员。

云窝 2.3×1.5cm

寸龙即有凌云志 8.2×3cm

猛虎栖身原野 男儿志在四方 3.3×3.3cm

送君赴前程 柳翠道路长 3.7×3.7cm

亲密有间 4×4cm

白菊绕篱开 溪水潺潺来 3.6×3.6cm

由一转六 否极泰来 2.8×2.8cm

传中华文明 4×4cm

竹梢系铃 唠叨不停 2.8×2.8cm

依依见翠柳 游子归故乡 4cmX4cm

□胡轮

篆刻创作时主要是把入印文本的今文字转换成篆书后再进行印化处理,另外还可将隶、楷等今文字直接印化处理入印。日文假名入印属后者,日本的俳句、和歌、谚语等文学文本,均为汉字假名交织文体。故假名入印时,首先要根据同时入印的汉字结体相应地进行印化处理,从而形成各种结体的假名印式。其中草、行草、楷、行楷等书体较普及,相应的假名印化处理比较容易。其次小篆、缪篆结体工稳有章可循,处理难度亦不大。而甲骨文、金文、古玺文印式因字形复杂,章法多变,此类印式的处理难度较大。但正因为如此,该类印式的创作才会有探索的趣味,才会形成丰富多彩的形式。其次由于假名笔画少结构简单,还要充分应用假名与假名之合文、假名与汉字之合文,以及镶嵌之手段,才能营造出协调统一的局面。

■后记

□庞跟泽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展览终于如期在长三角美术家网展出。此次网络展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一是新作。从策展到展出,前后一个月时间,经过多次筛选,三人共拿出48方篆刻作品,大多是新作或是较少露面的得意之作,为了尽善尽美,作品反复调整,有的甚至是刚刚新鲜出炉;二是新颖。此次展览页面的设计,风格的把握,印蜕的陈列等等,都把它当作杂志画报来做。根据印章不同风格,三人既有统一,又有差异,使展览页面别具境界,娴雅华美;三是新年。展出设定在甲辰新年春节期间,借用传统的篆刻方式贺岁,辞旧迎新。我们深知作品还不完美,希望各位同道的批评指正,也正因如此,我们仍然要有清醒的思维和耐得住寂寞的努力,继续向前。

感谢苏师金海先生为展览题写展名,感谢苏南先生撰写引言,感谢长三角美术家网、长三角城市网艺术嘉年华活动。同时也要感谢卫东兄,一边不辞辛劳设计制作,一边还要精心创作。感谢胡轮兄带病坚持。在此恭祝各位新年快乐,健康平安,佳且好兮。

二〇二四年二月于金陵鸡笼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