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关注

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致1死数十人住院

此前已召回相关产品,中国电商平台也已下架

红曲胆固醇颗粒 来源:小林制药官博

小林制药在微博发布的“召回通知”

在某社交平台可以搜到不少红曲相关产品

日本小林制药公司26日说,一名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因肾脏疾病死亡,目前正在调查其死亡与服用上述保健品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该公司25日通报说,截至24日已确认26人服用相关产品后出现肾脏疾病而住院。

22日,该公司称,因有消费者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疾病等健康问题,决定紧急召回含红曲成分保健品。

综合新华社、央视财经、中新经纬、澎湃新闻等

1人因肾病死亡,数十人住院

日本小林制药公司26日说,一名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因肾脏疾病死亡,目前正在调查其死亡与服用上述保健品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小林制药26日更新了请消费者停止使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相关产品和自主召回的通知。该通知说,因肾病死亡的这名消费者,生前服用了该公司含红曲成分的保健品红曲胆固醇颗粒。小林制药在通知中没有公布这名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和死亡时间。

通知说,已确认这名消费者在2021年4月至2024年2月期间持续购买红曲胆固醇颗粒。目前公司正在调查这名消费者死亡与服用上述保健品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公司22日公布了一批可能存在此前“意想不到”成分的红曲相关产品生产编号,这名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位列其中。

小林制药22日说,因有消费者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后出现肾脏疾病等健康问题,决定紧急召回该公司所有3款含红曲成分保健品。

该公司25日通报说,截至24日已确认26人服用相关产品后出现肾脏疾病而住院。

另据共同社26日报道,小林制药新收到了约50人服用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后住院的报告,预计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上升。

相关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小林制药公司此前称,红曲是在蒸熟的大米中混入红曲菌发酵后产生的原料。该公司宣传这一成分有望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

小林制药2023年生产的18.5吨红曲原料中,除自家生产保健品外,有约16吨出售给其他公司,用于酿酒及食品制造等。目前,小林制药已通过旗下销售公司向所有52家采购其红曲原料的企业发出召回请求。

受此影响,一些使用小林制药红曲原料的食品、酿酒等企业也已宣布召回相关产品。

国内电商平台已下架产品

小林制药是一家有100多年历史的日本老牌药企,该公司生产的液体创可贴、儿童退热贴等常备药品在访日游客中也具有一定人气。本次召回的相关保健品此前在日本的不少药妆店均有售,因此不排除部分访日游客买到相关产品的可能性。

此外,中国国内多家电商平台也销售过相关产品。在此提醒购买过类似保健品的消费者立即停止服用厂商已宣布召回的产品。

3月22日,小林制药在社交平台官方账号发布《关于停止使用红麹胆固醇颗粒及自主召回的通知》(详见截图)。

截至目前,相关产品已在通知中提到的电商平台小林制药官方店铺内下架。

此外,小林制药客服表示,若消费者在天猫等官方旗舰店购买,建议通过平台客服进行处理;若消费者通过代购等渠道购买,需要提供购买记录、包装袋等信息,“目前还没有补偿的政策。若要进行肾脏检查,需要跟公司商量后给到结果。”

小林制药上周末宣布召回之后,25日资本市场上,小林制药股票的申卖价格已经达到跌停价,仍然没有买家接盘。受红曲原料问题影响,日本小林制药公司的股价25日收跌16.51%。

连续24年净利润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小林制药是一家以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日用品、食品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上海小林日化有限公司是小林制药在中国的独资子公司。

2023年财报显示,小林制药2023年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连续26年增长。具体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额1734.55亿日元,同比上涨4.3%,营业利润257.8亿日元。其中,中国销售收入136.52亿日元,同比上涨9.4%。

据悉,截至目前,小林制药已经实现了连续24年净利润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着眼于扩大在中国的销售,小林制药在合肥高新区建立新工厂,并于2024年3月15日举行竣工仪式。该工厂投资规模约为60亿至90亿日元,生产能力约2200万种产品,包括散热片、取暖器、空气清新剂等。小林制药官网显示,“鉴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们需要尽可能减少对人力依赖的生产流程。通过引入数字化和自动化,该工厂将能快速提高生产力、质量、预防性维护、环境监测等。此外,以‘智能制造’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