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常州

在渤海革命老区长眠着三位常州金坛籍烈士

有两位烈士的后人找到了

朱喜龙烈士寻亲成功 通讯员供图

“在山东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长眠着3位常州金坛籍烈士,静待亲人祭拜……”今年2月,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公安分局滨湖派出所教导员花敖庆关注到这条特殊的“寻亲启事”,立即在金坛多地核查,帮烈士寻亲,很快找到了王玉华、朱喜龙两位烈士的后人和亲属下落。

“常州有这么一位‘寻亲达人’,可算帮了我们大忙。”3月22日,滨州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社会服务科副科长张景滨等人来到金坛,感激地说道。据悉,4月2日,这两位烈士的亲人将前往山东,缅怀亲人。

顾燕 虞雪娇 葛小林

“寻亲民警”为三位金坛籍烈士寻亲

花敖庆是金坛公安分局滨湖派出所教导员,也是常州有名的“寻亲民警”,28年来帮助50多名寻亲人员找到亲属。

今年2月,花敖庆在视频平台上发现,一个名叫邱旺理的小伙发布了为金坛籍烈士寻找亲人的视频。经联系得知,邱旺理是一名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志愿者。他发布了三位金坛籍烈士信息:烈士王玉华,金坛指前岳阳村,1914年出生,1948年牺牲,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六中队政治指导员;烈士朱喜龙,金坛指前南梗村,1946年10月牺牲,生前任解放军某纵三十三师警卫员;烈士王树林,金坛县(现为金坛区)夏工村人,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兵站警卫员。三位烈士都长眠在山东的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

花敖庆了解到,滨州渤海区于1944年1月由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而来,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的可靠后方。为纪念渤海区成立80周年,进一步深化烈士褒扬纪念工作,今年,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启动了“致敬老渤海·为烈士寻亲”专题活动,通过“我为烈士来寻亲”志愿团队寻找长眠在园区中的部分烈士的亲人。

花敖庆立即着手“寻亲”,很快就发现了线索:王玉华有一儿一女,全部在世,87岁的儿子王洪学在湖北黄冈,81岁的女儿王小毛就在金坛当地;朱喜龙姐姐朱根娣去世十多年,有五个女儿,其中蒋和风在金坛当地。花敖庆又与当地派出所同事、村民等进一步核实确认线索,确认了王玉华、朱喜龙两位烈士的后人和亲属。然而王树林烈士的家乡和后人却没有准确的消息,金坛尧塘、薛埠、直溪,都有疑似的信息,但不确定。

花敖庆将找到的信息反馈给了邱旺理,很快,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方面跟他联系,希望到金坛慰问烈士家属。

两位烈士的亲属将去山东祭拜

3月22日上午,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社会服务科副科长张景滨等人赶到金坛,在花敖庆的陪同下先去看望朱喜龙烈士的外甥女蒋和风,邀请她参加纪念园将于今年4月2日举行的“致敬老渤海·为烈士寻亲”活动。

“舅舅是我们全家的英雄。小时候,听妈妈讲过,舅舅是烈士,但在哪里牺牲和埋葬在哪个陵园都不知道,现在终于有了这个确切的消息,今年清明节前,我们是一定要去看舅舅的。”蒋和风说。

当天下午,张景滨等人又去看望王玉华烈士的女儿王小毛和外孙女曹月兰。王小毛双目失明,因为年老无法和他人正常沟通。曹月兰只知道外公牺牲在山东。

“王洪学今年已经87岁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给王洪学发了父亲的烈士证,王洪学几年前曾经去过滨州祭拜过,但因为是个人去的,没通知纪念园,所以纪念园以为王玉华的亲人没去过。”花敖庆补充道。

对于纪念园参加活动的邀请,曹月兰表示,一定要去祭拜外公,她说:“舅舅也想再去一次。”

当日,一行人还前往直溪镇建昌夏王村,寻找王树林烈士的信息,但没有找到有效的线索。

“目前有效的线索就是‘夏工村’,这可能是个老地名,希望常州的知情者联系花警官,我们一起努力尽早找到王树林烈士的亲人。”张景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