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凤凰游

让游戏开发“降本增效”,AI做到了

Epic在GDC展示了虚幻引擎 5.4版

英伟达在GDC上展示了AI赋能下的数字人技术

GDC2024活动现场

腾讯发布的引擎GiiNEX

在上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4年游戏开发者大会上,AI技术再一次成为全场焦点。如果说2023年是AI“元年”,历经一年的发展后,AI技术已经在游戏行业生根发芽,持续为整个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对广大游戏企业和开发者而言,当下AI技术已经脱离“前沿展望”阶段,正在逐渐应用于游戏产业的各个环节,并为游戏开发者们带来了实质的便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邱骅悦

2024游戏开发者大会落下帷幕,AI技术成全场焦点

3月22日,为期5天的2024游戏开发者大会(以下简称GDC)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全球游戏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峰会,本届GDC吸引了包括英伟达、微软、育碧、腾讯、网易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厂商参与,围绕AI、引擎、游戏叙事、游戏商业模式等行业热门话题展开交流探讨。

回顾大会历程不难发现,AI已然成为全场焦点:本次大会共举办700多场会议,其中有300多场涉及AI,包括AI NPC、AI驱动的UGC编辑器、借助大模型创建角色、模块化游戏AI架构等议题。相较去年,大会对于AI的呈现已从对技术的“展望”转变为深入游戏开发的“应用”环节,AI技术相关的使用案例和实操明显增多。

如英伟达就为游戏开发者展示了其AI驱动的数字人技术套件。套件中包含多种AI工具,这些技术和工具使游戏开发人员在构建游戏内的NPC角色时能使其在交互层面更贴近现实,如此一来,玩家就能够拥有更加真实和独特的互动体验,从而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剧情,提高了玩家的游玩体验。

腾讯游戏也在GDC中发布了自研游戏AI引擎“GiiNEX”,该引擎借助大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提供了包括2D图像、动画、3D城市、剧情、对话、关卡以及音乐等多样化的AIGC能力,帮助开发者提升高质量内容生成的效率。在现场,腾讯展示了“GiiNEX”在游戏场景生成和UGC关卡设计中的创新,表明该引擎可同时为专业开发者和普通玩家提供高效创作支持。

网易则展示了基于《CS:GO》游戏回放的机器学习反作弊系统、应用于《街球全明星》的高性能篮球AI机器人等多个技术成果。

字节跳动分享了应用于《星球:重启》中的多智能体增强的3D角色生成技术ChatAvatar。

AI带来了什么改变?缩短开发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为何游戏厂商如此积极拥抱AI技术,目前的AI技术具体给游戏产业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知名游戏引擎Unity近期发布的《2024年Unity游戏开发报告》给出了一份答案:调查显示,通过对AI技术的合理运用,很多游戏开发团队已经实现了诸如缩短开发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等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Unity游戏开发报告》当中一项基于300名游戏开发者的调查显示,62%的受访工作室在游戏开发流程中使用了AI技术。

报告提出,AI技术的大举运用或源于如今游戏开发的复杂性。一名受访者表示:“如今,玩家们对游戏的标准越来越高,这对游戏开发造成了影响。游戏工作室需要确保他们能够真正达到这些玩家的期望,因此游戏的制作成本和时长都大幅增加了。”

报告引用的一项调查显示,游戏的平均开发时间从2022年的218天增加到2023年的304 天,这使得游戏工作室迫切需要寻找高效的开发工具。如果不对冗长的游戏开发周期进行缩短,并提高相应的生产效率,会使得游戏的开发成本进一步增加。

随着AI技术的应用,这一情况得到了缓解。游戏开发者们运用AI技术进行改进角色动画、编写代码、生成绘画和游戏关卡、写作和叙事设计等工作。在Unity的数据中,71%使用AI技术的工作室表示人工智能改善了他们的交付和运营。

在2023年的一项调查中,68%的开发人员表示,使用AI技术的主要原因是能够帮助他们提升原型设计和概念工作的能力。随着游戏开发周期越来越长,开发人员希望借助AI技术的高效生产力缩短开发周期,以便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游戏的优化和运营战略规划。

Unity首席执行官约翰・里奇蒂洛(John·Riccitiello)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使游戏开发“更快、更好、更便宜”,尤其是大幅提高了开发速度,约为5到10倍。

AIGC降本增效明显,但AI美术饱受争议

除了提升生产效率以外,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也使得诸多游戏企业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2023年,得益于AI美术绘画能力的提升,多个游戏公司已着手使用AIGC来代替传统的美术人员。游族网络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AI已应用于公司的美术资产生产、本地化多语言版本制作、数据查询、质量管理等多个领域,部分产品线利用AIGC能力,能节约20%~40%的美术制作成本。“游族AI创新院目前已支持200多个平台项目的运维工作,2023年整体运维成本相较于2022年下降20%。”

巨人网络也运用AI绘画创造了可观的提效收益:整体上,运用AI绘画能在游戏的角色和场景原画方面达到50%~70%的节省,在交互界面和图标设计方面有超过80%的效率优化,甚至有的项目内部交互界面、图标设计已完全交给AI出图。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I绘画为游戏企业创造了可观的“降本增效”收益,但这一技术的运用自诞生以来始终饱受争议。一些游戏美术从业者表示,当下的AI美术技术并不能实际“作画”,其创造出的画面大都是通过对特定画作的学习和模仿而来,本质是一种剽窃,但目前法律对这种行为并未有严格界定。

“我的画被公司拿去给AI训练出图,结果自己却被‘优化’了,公司降本增效了,我们怎么办?”在社交媒体上,有游戏美术从业者为自己的遭遇鸣不平。还有不少从业者呼吁,希望游戏企业正视AI美术的版权问题,不要肆意盗用他人的美术作品作为AI的训练素材。

除了从业者以外,很多玩家也对游戏公司使用AI美术持批评的态度,其中,“二次元手游”的玩家尤为注重这一点。一名玩家表示,美术可以说是“二次元手游”的灵魂,玩家尤其看重游戏人物的立绘、皮肤等元素,更愿意为此“氪金”。如果游戏厂商使用AI绘画,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敷衍了”。

“游戏公司用AI画画省钱了,我们玩家购买皮肤又没便宜,而且现在AI绘画质量普遍不高,细看全是错误,很糟心。”因此,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很多玩家自发组织起来抵制使用AI绘画的游戏,一旦发现有游戏厂家使用AI绘画便会广而告之,提醒其他玩家“不要上当”。

这也给广大游戏厂商提了一个醒,虽然使用AIGC等技术是未来大趋势,但在发展和运用AI技术的同时,更要关注AI的发展风险,包括尊重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等。

图片来自腾讯游戏、GDC官网、英伟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