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南京眼

二十九中新校区预计2026年建成

建成效果图 图片来源:南京建设公众号

智能化的施工、装配式的建筑、“海绵城市”的理念……备受关注的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新校区建设进展如何?3月28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建委获悉,目前二十九中新校区正处于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建成。在位于鼓楼区河西地区的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新校区项目施工现场,场内6台塔吊机不时运转,各种运输车辆来往作业。据施工单位中建三局华东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实验楼、综合楼、国际交流中心、风雨操场、礼堂等,运用BIM等新型技术打造“装配式”校园。作为南京2023年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之一,项目教学综合楼、教学实验楼采用了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预制装配率分别达45.4%、45.8%。项目采用的装配式预制结构构件包含框架柱、框架梁、楼板等混凝土构件及轻质ALC板材。这些构件部品将由工厂预制生产后运往现场,通过组合、连接、安装,像“搭积木”一样搭建起建筑主体。宿舍楼内部装修采用装配式集成卫生间、集成收纳等模块化部品,可根据不同需求改变套型平面、组合平面,不仅提高了建筑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也更便于后期维护维修。

现场负责人介绍,采用装配式建造不仅提高了建造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作业产生的扬尘和噪声。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项目对全区域建筑及操场进行了模型搭建,在建设初期就能“看到”未来建成后的全貌,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将“无处遁形”,达到施工便捷、管理高效、节约成本的优化目标。

此外,二十九中新校区还是低碳+海绵的绿色校园。项目是南京首个采用了装配式大板框架结构体系+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的学校建筑,大幅提升结构抗震性能,营造舒适清新校园环境。南京首个采用大跨度胶合木张弦梁木结构屋盖的风雨操场也坐落于此。风雨操场在低碳结构体系、高性能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应用等多项技术加持下,作为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获批2023年度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

校园内,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透水铺装、雨水回用系统等海绵设施也将“闪亮登场”,让校园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以上。按照“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塑造的校园景观系统,将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绿色、舒适的教学环境。通讯员 宁建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丹丹